[实用新型]真空自动发生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3967.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8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嵇学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米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22 | 分类号: | F04F5/22;F04F5/44;F04F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口 主气道 吹气电磁阀 真空电磁阀 真空发生器 吹气气道 控制装置 真空气道 排气道 阀芯 进气道 装置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 进气口连接 单向阀门 领域应用 生产资源 一端连接 装置结构 吹气阀 分气板 排气口 真空阀 气源 紧凑 连通 配置 应用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真空发生器领域应用的真空自动发生控制装置,包括与进气口连接的进气道、与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道和真空口,还包括分气板、真空电磁阀、吹气电磁阀和主气道,所述真空电磁阀包括真空气道和真空阀阀芯,所述吹气电磁阀包括吹气气道和吹气阀阀芯,所述真空气道连接有真空发生器,所述吹气气道与主气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主气道的另一端连接真空口,所述真空口与排气道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真空口设置有数显开关。该装置结构稳定紧凑,实现了空间的合理配置,同时各结构相互配合应用,极大地发挥了各结构的功能性。此外该装置工作性能稳定,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气源损耗,保证了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发生器领域应用的真空自动发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生活的进步和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真空的技术应用范围也逐渐的扩大,真空发生控制器的技术也达到了极大地提升。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真空发生器的传统用途是吸盘配合,进行各种物料的吸附和搬运,尤其适合于吸附易碎、柔软、薄的非铁、非金属材料或球型物体。在现有的真空发生装置中,具有抽气量小、真空要求不高的环境中,同时间歇操作,实用性较低。同时该真空发生装置的间歇操作对于压缩气体的需求量较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并不利于生产操作的合理有效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节省能源的真空自动发生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真空自动发生控制装置,包括与进气口连接的进气道、与排气口连接的排气道和与真空源连接的真空口,所述进气口用于压缩空气的进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气板、真空电磁阀、吹气电磁阀和主气道,所述真空电磁阀包括真空气道和真空阀阀芯,所述吹气电磁阀包括吹气气道和吹气阀阀芯,所述进气道通过分气板分别与真空气道和吹气气道相连通,所述真空气道通过真空阀阀芯连接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与排气道连通的排放口,所述吹气气道通过吹气阀阀芯与主气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主气道的另一端连接真空口,所述真空口与排气道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用于实现气体从真空口朝向排气道的运动,所述真空口设置有数显开关,所述数显开关用于检测真空源内的真空值并实现对真空电磁阀、吹气电磁阀和单向阀门的工作控制。
本申请通过数显开关对真空源内的真空值的测定进而对真空电磁阀、吹气电磁阀和单向阀门进行控制。当该内部真空值未达到对应的设定值时,吹气电磁阀关闭,真空电磁阀打开,其真空气道内部的压缩空气通过真空发生器,进而从排气口排出。此时单向阀门打开,真空源内部的空气依次通过真空口和排气道排出,从而使真空源内部真空值达到设定的真空值。当数显开关显示内部真空值大于对应的设定值时,真空电磁阀关闭,吹气电磁阀打开,此时压缩空气通过吹气气道和主气道进入真空口,进而吹向真空源,该过程可实现真空源的破真空操作,有效保证了资源的合理有效应用。该装置通过真空源真空值的实时监测,从而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有效保证了工作稳定性,同时及时的调整操作避免了较大的气源损耗,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紧凑,实现了空间的合理配置,同时保证了较好的功能性以及实用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数显开关为数显真空开关。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真空发生器为多级真空发生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气口设置有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米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米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3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