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消除压电式喷射阀喷射瞬间产生的卫星滴的吸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0233.8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6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侯俊芳;孟昊;方童童;刘纪光;李洪洋;唐佳佳;贺晨光;顾守东;刘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触科工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吸气孔 本实用新型 半通槽 卫星滴 吸气装置 螺纹孔 喷射阀 吸气块 压电式 槽壁 通孔 产品合格率 真空发生器 相对设置 点胶阀 阶梯孔 吸气管 流体 连通 贯穿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消除压电式喷射阀喷射瞬间产生的卫星滴的吸气装置,其包括吸气块体,吸气块体上设有半通槽,半通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贯穿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半通槽的槽底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上开有喷射通孔,喷射通孔和凹槽构成阶梯孔;凹槽的槽壁上开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均通过吸气管连通至真空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消除卫星滴又可以实现流体的精确喷射,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压电式喷射阀喷射瞬间产生的卫星滴的吸气装置。
背景技术
点胶技术是对流体进行精密分配控制,从而实现电子元件的固定、包装以及焊接等技术。压电式喷射阀属于一种非接触式喷射点胶技术,点胶精度高,效率高,喷射点胶时不与工件接触,无需点胶阀沿Z轴运动,无接触因此不会对工件产生伤害。压电式喷射阀广泛应用于SMT贴片生产,LCD屏幕制造,马达制造,手机组装,连接器组装等等。
虽然,压电式喷射阀在市场上的应用极其广泛且设备非常成熟。但是,目前市场中的压电式喷射阀技术仅停留在让流体顺利、自然的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当撞针撞击喷嘴的时候,撞针与喷嘴之间瞬间会形成高压,同时撞针撞到喷嘴时,会切断流道内的胶液流向喷嘴处,这样产生的瞬时高压就会迫使喷嘴孔的胶液挣脱喷嘴处的流体作用力,从而实现喷射胶液的效果。如果不安装吸气装置,当胶液离开喷嘴,被喷射出的那一瞬间,必然会有卫星滴的现象的发生。因此每次流体从喷嘴中喷射出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卫星滴。卫星滴现象严重影响了压电式喷射阀对流体的控制精度以及产品的合格率,生产质量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装置既可以消除卫星滴又可以实现流体的精确喷射。因此研究设计一种用于消除压电式喷射阀喷射瞬间产生的卫星滴的吸气装置意义重大深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以消除卫星滴又可以实现流体的精确喷射,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质量的用于消除压电式喷射阀喷射瞬间产生的卫星滴的吸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消除压电式喷射阀喷射瞬间产生的卫星滴的吸气装置,其包括吸气块体,吸气块体上设有半通槽,半通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贯穿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半通槽的槽底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槽底上开有喷射通孔,喷射通孔和凹槽构成阶梯孔;凹槽的槽壁上开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均通过吸气管连通至真空发生器。
螺套螺纹连接在进胶管道上,而加热锁紧块通过螺钉紧固以夹紧螺套,以防止在压电式喷射阀的撞针撞击喷嘴时,螺套产生旋松。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分别旋入顶丝,顶丝顶紧于加热锁紧块上,即吸气装置固定安装于加热锁紧块的外部,螺套同心设置于凹槽中,即喷射通孔和喷嘴同心设置。真空发生器通过吸气管,使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产生负压,从而使凹槽和喷嘴之间的环形空隙处产生负压,使喷嘴喷射的卫星滴被吸入至吸气装置中,最终点胶阀即可将胶液精确地从喷射通孔中喷出,且无卫星滴产生。换而言之,当压电式喷射阀安装上本实用新型的吸气装置后,当撞针撞击喷嘴时,由于凹槽处会形成负压,使得胶液喷射瞬间形成的小卫星滴恰好被吸走,同时胶液也完美的被喷射到元件上。另外,吸入的卫星滴会胶粘于狭长的第一吸气孔、第二吸气孔和吸气管中,只需定期清理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以及更换吸气管即可。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消除卫星滴又可以实现流体的精确喷射,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质量。
具体地,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同轴设置于吸气块体上,吸气块体中还设有第三吸气孔和第四吸气孔,第三吸气孔垂直连通第一吸气孔,第四吸气孔垂直连通第二吸气孔,第三吸气孔通过第五吸气孔连通第四吸气孔,第五吸气孔通过第六吸气孔连通吸气管。该结构将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共同并联地连通至第六吸气孔上,产生的负压吸附力更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触科工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触科工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0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低粘度流体的微量高频喷射阀
- 下一篇:一种磁致伸缩棒驱动微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