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榫卯式人工椎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7369.3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0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椎体 连接体 支撑体 本实用新型 人体椎骨 榫卯 节段退变 连接失效 应力集中 支撑部件 中心对称 榫卯结构 榫卯连接 契合度 椎骨 并发症 契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榫卯式人工椎体,包括呈中心对称的上下两个连接体和设置于两个连接体之间的至少一个支撑体;连接体与支撑体之间、相邻的支撑体之间均通过榫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榫卯结构的人工椎体,稳定性高,且应不同用户,可以选用不同数量的支撑部件,形成合适的长度与原有椎骨更加契合,避免固定位置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连接失效,提高人工椎体与人体的契合度以及可靠性,并且可以减少人体椎骨上的负荷,减少人体椎骨节段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假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榫卯式人工椎体。
背景技术
椎体肿瘤、严重粉碎性骨折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等常引起椎体的破坏,并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或出现椎节的塌陷及脊柱的成角畸形。神经功能障碍或成角畸形明显者常需行椎体切除术。
人工椎体的出现为脊柱肿瘤、脊柱结核及外伤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目前的人工椎体替代物大致可分为填充型,例如骨水泥,和支撑性,例如钛网,以及支撑固定型。由于设计的不同,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亦有不同。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评价和临床应用显示,常规人工椎体在轴向压缩机弯曲方向会造成椎体中板坍塌,并且会使用户的活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榫卯式人工椎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榫卯式人工椎体,所述人工椎体包括呈中心对称的上下两个连接体和设置于两个连接体之间的至少一个支撑体;连接体与支撑体之间、相邻的支撑体之间均通过榫卯连接。
所述连接体为上下端均敞口的中空立方体,其前壁体顶端形成板状榫头,左壁体与后壁体以及右壁体与后壁体形成的拐角顶端均形成折角型角榫头,两个角榫头之间的间隙形成榫槽,左壁体与右壁体下端面形成多个齿牙。
所述连接体四壁均形成连接体通孔。
所述连接体四壁之间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支撑体为上下端均敞口的中空立方体,其前壁体底端和后壁体顶端均形成板状连接榫头,前壁体与左壁体、右臂体连接处的拐角顶端形成折角型上连接角榫头,后壁体与左壁体、右臂体连接处的拐角底端形成折角型下连接角榫头;两个上连接角榫头之间,以及两个下连接角榫头之间的间隙形成榫头槽;上连接角榫头与上方连接榫头之间,以及下连接角榫头与下方连接榫头之间的间隙形成角榫头槽。
所述支撑体四壁均形成支撑体通孔。
所述支撑体四壁之间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榫头槽的形状、尺寸与榫头配合,角榫头槽的形状、尺寸与角榫头配合。
所述连接体和支撑体的长度、宽度及壁厚相同。
所述榫头和连接榫头的形状大小相同;角榫头、上连接角榫头和下连接角榫头的形状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榫卯结构的人工椎体,稳定性高,且应不同用户,可以选用不同数量的支撑部件,形成合适的长度与原有椎骨更加契合,避免固定位置出现应力集中导致连接失效,提高人工椎体与人体的契合度以及可靠性,并且可以减少人体椎骨上的负荷,减少人体椎骨节段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体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体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7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间盘假体
- 下一篇:一种具有骨长入微孔的颈椎用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