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26995.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1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桢威;任振雪;王宪伟;孙善壮;郑松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金三江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主体 搅拌机构 密封结构 气体循环装置 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 连接密封结构 可转动 腔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包括密封结构、反应釜主体、搅拌机构以及气体循环装置;密封结构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顶端,密封结构内形成有腔室,搅拌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反应釜主体内,气体循环装置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上方,并分别连接密封结构与反应釜主体,使气体在密封结构与反应釜主体内进行循环,并带动搅拌机构在反应釜主体内进行搅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应釜通过在反应釜主体上设置搅拌机构与气体循环装置,在搅拌的同时,循环通入气体,以气流达到搅拌的目的,加快了反应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化学、制药和试验等诸多领域都不可避免的运用到反应釜,在反应釜中添加添加剂使反应釜内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以得到想要的物质,添加的添加剂必须在反应釜内均匀分布,所以需要在反应釜内使用搅拌机构。传统的反应釜使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对反应釜中的添加剂搅拌,但螺旋桨较为容易受到添加剂的腐蚀,进而造成损坏,使得反应釜的反应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螺旋桨,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包括密封结构、反应釜主体、搅拌机构以及气体循环装置;密封结构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顶端,密封结构内形成有腔室,搅拌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反应釜主体内,气体循环装置设置在反应釜主体的上方,并分别连接密封结构与反应釜主体,使气体在密封结构与反应釜主体内进行循环,并带动搅拌机构在反应釜主体内进行搅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反应釜主体的内壁设有阻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密封结构于腔室内的顶壁与底壁设有轴承座,搅拌机构的一端穿过反应釜主体的顶端与密封结构的腔室,并套接密封结构顶壁与底壁的轴承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管与若干搅拌分管,搅拌轴管的一端穿过反应釜主体的顶端以及密封结构的腔室,搅拌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反应釜主体内;若干搅拌分管设置在搅拌轴管位于反应釜主体内的一端上,并与搅拌轴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搅拌轴管位于密封结构的腔室内的一段设有通气孔4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搅拌轴管上的搅拌分管以三层结构分布,且以搅拌轴管为中心,每一层三根搅拌分管互成120度角,每一搅拌分管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搅拌分管为弧形管道状,并在搅拌分管的凹面上开设若干喷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气体循环装置包括进气管、过滤器、循环气泵以及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穿过反应釜主体的顶端,进气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与循环气泵的进气口连接;循环气泵的出气口与出气管的一端连接,出气管的另一端与腔室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通过在反应釜主体上设置搅拌机构与气体循环装置,在进行搅拌的同时,循环通入气体,以气流达到搅拌的目的,有效地加快了反应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气流进行搅拌的反应釜的结构图。
图2为搅拌分管的第一种单层排布图。
图3为搅拌分管的第二种单层排布图。
图4为搅拌分管的第三种单层排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金三江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金三江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26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教学用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的冷却水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