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折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5473.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9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春;方雨;黄立;潘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B21F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接地 下线 折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折弯器,包括压线帽和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有卡线槽,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定位斜面,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定位斜面向远离卡线槽的一侧倾斜,固定杆的两端安装将接地引下线压紧的压线帽,所述压线帽包括安装腔和与卡线槽对应的压紧槽,压线帽通过安装腔套装在固定杆上,压线帽与卡线槽配合的一侧外壁设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将压紧槽与卡线槽压紧。该装置操作简单,能够一次性按照预定角度进行折弯,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折弯器。
背景技术
随着输电线路施工标准化作业的推进,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6年版)关于接地引下线的标准工艺规定,接地引下线应该紧贴主材向下与埋在地下的接地射线焊接,在此过程中,接地引下线应该与基础保护帽的一个流水坡面,一个垂直的基面紧贴。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接地引下线的弯折是接地引下线施工中最耗时耗力的工作流程,接地引下线一般是直径12mm的镀锌钢线,折弯接地引下线往往需要3~5人同时作业,即使如此,仍需要将镀锌钢线倚靠在基础面或输电铁塔塔材上作为支撑,极易容易造成接地引下线镀锌层、铁塔镀锌层以及混凝土基础面的破坏,造成镀锌层、基础面的二次修补,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此外在传统施工方法中,接地引下线弯折的角度需要多次与基础面、塔材的变坡角度对比验证,以保证紧贴,造成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折弯器,操作简单,能够一次性按照预定角度进行折弯,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折弯器,包括压线帽和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有卡线槽,固定杆的一端设有定位斜面,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定位斜面向远离卡线槽的一侧倾斜,固定杆的两端安装将接地引下线压紧的压线帽,所述压线帽包括安装腔和与卡线槽对应的压紧槽,压线帽通过安装腔套装在固定杆上,压线帽与卡线槽配合的一侧外壁设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将压紧槽与卡线槽压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定位斜面的角度为接地引下线折弯角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线帽远离压紧槽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安装腔连通,固定杆上设有与开口配合的凸起。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卡线槽为半圆形槽,卡线槽的半径大于接地引下线的半径。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压紧槽为半圆形槽,压紧槽的半径小于接地引下线的半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30~5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折弯器,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本装置,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的标准化施工仅需要2人相互配合即可,减少了人员投入。
2、通过使用本装置,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的施工不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反复测量对比,可以一次将接地引下线弯折成型,增加了施工效率。
3、通过使用本装置,弯折好的输电线路接地引下线造型美观,角度锐利,避免了传统施工过程中的在转角处的引下线呈弧形凸出,与基础面或主材不紧贴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线帽与固定杆配合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5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钝化晶片玻璃胶涂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POS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