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矿山井下数据采集器安装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13296.2 | 申请日: | 2017-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8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河;贾正奎;曹建辉;张仕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葛宏 |
| 地址: | 62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数据采集器 压板 本实用新型 箱体安装座 软垫 座体 减振弹簧片 矿山井下 安装脚 安装箱 凸轨 座板 井下采煤设备 安装数据 两侧边缘 箱体安装 采集器 减振套 移动 减振 卡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矿山井下数据采集器安装箱,由座体与箱体构成,座体固定在井下采煤设备上,箱体安装在座体上,箱体内安装数据采集器;座体由底板、箱体安装座、压板构成,座板两侧边缘为安装脚,安装脚与座板之间通过减振弹簧片连接;箱体安装座固定在底板上,箱体安装座由平底、平底边缘的卡槽构成,平底平放在底板上,并在平底与底板之间设置软垫;平底上侧设置压板,将平底夹在座板与压板之间;在平底与压板之间设置软垫;箱体底部设置有凸轨,凸轨卡在卡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减振弹簧片、软垫、减振套同时为数据采集器提供减振,使数据采集器工作更稳定。而且本实用新型取装也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移动矿山井下数据采集器安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产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改善目前的生产状况,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已成为共识。煤炭行业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行业,近几年国家煤炭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矿管理信息化将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煤炭行业的管理信息形式标准化、信息传递规范化以及信息内容系统化是煤炭行业应用系统的必然趋势。
在煤碳开采过程中,井下有大量的生产工人以及生产设备,由于各种施工场地与巷道在地下不同的采场间布设,所以井下煤矿开采场地结构非常复杂。安全生产是煤矿行业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井下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煤矿管理中需要对井下人员与设备进行跟踪定位,因此,在煤矿中建设有信息传输网路,并在煤矿工人与生产设备上安装有GPS系统,以便将煤矿工人与生产设备所处位置、移动轨迹、设备正常与否的状态随时上传到安全管理数据平台,上述管理工作设施设备与管理过程构成了煤矿开采行业中已经成熟使用的安全管理平台。
但是,井下设备上安装GPS数据采集装置的安装结构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现有的GPS数据采集装置的安装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矿井下的设备一般为大功率设备,如采煤机设备,其工作过程因为要切割煤或者煤矸石,因此会产生巨大的振动,其振动频率与振动辐度都非常的大,安装在采煤机上的各种装置也同样在承受着巨大的振动。但是GPS数据采集装置是精密设备部件,内部设置了包括定位陀螺仪等精密电子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利于承受巨大的振动,否则会降低定位精度或设备寿命。而目前对于在采煤机等矿井下安装GPS等精密设备部件还没有好的结构方案。
2、由于部分煤矿煤层非常薄等原因,生产空间往往也会很狭小,比如极薄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其开采空间高度有时不超过40cm,井下工作人员必须平躺工作,因此安装在采煤设备上的设备部件必须利于取装,以便于在需要更换与维修时更便捷。然后现有的GPS数据采集装置安装上往往采用螺钉安装,拆装都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移动矿山井下数据采集器安装箱,使安装在采煤设备上的数据采集器减少震动,同时便于拆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矿山井下数据采集器安装箱,设置在井下采煤设备上,由座体与箱体构成,座体固定在井下采煤设备上,箱体安装在座体上,箱体内安装数据采集器14;所述的座体由底板3、箱体安装座、压板12构成,座板两侧边缘为安装脚1,安装脚与座板之间通过减振弹簧片2连接;箱体安装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箱体安装座由平底5、平底边缘的卡槽15构成,平底5平放在底板上,并在平底与底板之间设置软垫4;平底上侧设置压板12,压板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并将平底夹在座板与压板之间;在平底与压板之间设置软垫;所述的箱体底部设置有凸轨7,凸轨卡在卡槽15内。
如上所述的移动矿山井下数据采集器安装箱,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箱体8包括外壳与内减振套13,所述的数据采集器14套装入内减振套中;内减振套为软体材料制成,并且形状与数据采集器外部轮廓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32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