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机听音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12494.7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玲;杨海军;刘建平;白江锋;何文燕;宋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三隆安装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河南广文律师事务所 41124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47101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听音棒 | ||
一种电动机听音棒,涉及一种听音棒,在耳塞(1)的一端设有螺杆(2)且与传音管(3)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探音头(7)的一端设有缩颈(8),在探音头(7)的另一端设有音叉(5),在音叉(5)的两侧壁分别设有齿纹(4),在探音头(7)与音叉(5)之间设有连接杆(6),音叉(5)伸入到传音管(3)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探音头和耳塞分别设置在传音管的首尾两端,在探音头末端设置音叉并置于传音管内,利用探音头收集电动机运转的声音传导至音叉,再利用音叉的共振作用放大声音后传导至耳塞,进而传进耳朵,实现了保真、清晰和准确的传导电动机声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音棒,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机听音棒。
【背景技术】
听音棒是检查机器、设备是否故障,阀门是否漏水、漏气,煤矿井下是否有透水声的理想工具,利用传导原理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问题部位,及时的采取抢修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在电动机的日常巡检维护中,需要采取看、摸、听、闻、测的诊断方式,以便对电机的运行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一般“听”诊方式所用的工具大多为一把较长的螺丝刀;或者传统的听诊器作为听音工具,使用螺丝刀传导声音时,声音失真度较高,而且长度有限,在很多设备上无法使用,尤其是近距离的接触运转设备,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使用传统的听诊器虽然听音方便,但是会有较多噪音,并且传统的听诊器将声音放大后,噪音将直接传入耳朵损伤听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机听音棒,通过将探音头和耳塞分别设置在传音管的首尾两端,在探音头末端设置音叉并置于传音管内,利用探音头收集电动机运转的声音传导至音叉,再利用音叉的共振作用放大声音后传导至耳塞,进而传进耳朵,实现了保真、清晰和准确的传导电动机声音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机听音棒,包括耳塞、传音管和探音头,在耳塞的一端设有螺杆且与传音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探音头的一端设有缩颈,在探音头的另一端设有音叉,在音叉的两侧壁分别设有齿纹,在探音头与音叉之间设有连接杆,音叉伸入到传音管内, 探音头侧壁设有的外螺纹与传音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所述的电动机听音棒,探音头的材质为铜。
所述的电动机听音棒,耳塞的材质为铜。
所述的电动机听音棒,传音管的材质为铝。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机听音棒,通过将探音头和耳塞分别设置在传音管的首尾两端,在探音头末端设置音叉并置于传音管内,利用探音头收集电动机运转的声音传导至音叉,再利用音叉的共振作用放大声音后传导至耳塞,进而传进耳朵,实现了保真、清晰和准确的传导电动机声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塞;2、螺杆;3、传音管;4、齿纹;5、音叉;6、连接杆; 7、探音头;8、缩颈。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三隆安装检修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三隆安装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12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无功补偿装置
- 下一篇:手机信号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