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睫毛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3362.8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根 |
主分类号: | A45D2/48 | 分类号: | A45D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张亦华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睫毛 本实用新型 横截面形状 过渡面 底面 塑型 棒体结构 光滑弧面 弧状弯曲 平滑过渡 向下生长 自然形态 眼睑 机翼 损伤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睫毛塑性的睫毛棒,包括睫毛棒本体,所述睫毛棒本体为弧状弯曲的棒体结构,其横截面形状与机翼横截面形状一致,睫毛棒本体的三个侧面:前面、后面及底面均弯曲为光滑弧面,底面分为与前、后面平滑过渡的前过渡面和后过渡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眼睑向下生长的睫毛塑型成自然形态,并且实现塑型时不损伤睫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睫毛成型或塑型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使用者的睫毛卷翘、染色等规范化处理的睫毛棒,睫毛棒是一种贴在使用者眼睑上以支持睫毛成型或塑性的工具。
背景技术
时下,随着对美妆业关注的持续提升,人们对睫毛塑型的关心也多了起来,随之出现对睫毛卷翘以及睫毛染色的需求不断增多的趋势。
睫毛卷翘以及染色时需要对睫毛进行固定,为防止睫毛上涂的药剂、染料沾染渗透到皮肤,日本专利文献公开号为2005-58422、公开日为2015.03.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睫毛成型或塑型的睫毛棒,睫毛棒主体由与接触眼睑的第一面和支撑睫毛的第二面构成,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处呈现较为锋锐的角。
然而,人的睫毛是从眼睑根部向下生长的,上述日本专利的睫毛棒主体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接处锋锐的角会把睫毛过于夸张的向上折叠而导致睫毛不自然的结果,加上睫毛固定在第二面后造成睫毛过度弯曲的损伤,严重的话,会发生睫毛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睫毛棒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睫毛棒,可以将眼睑向下生长的睫毛塑型成自然形态,并且实现塑型时不损伤睫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睫毛棒,包括睫毛棒本体,所述睫毛棒本体为弧状弯曲的棒体结构,其横截面形状与机翼横截面形状一致,睫毛棒本体的三个侧面:前面、后面及底面均弯曲为光滑弧面,底面分为与前、后面平滑过渡的前过渡面和后过渡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睫毛棒在使用时,睫毛棒的后面接触使用者的眼睑,使得睫毛棒可以放置在眼睑上,睫毛的根部附着在后过渡面并向下弯曲附着在前过渡面上,睫毛根部以上的睫毛附着在前过渡面并向上弯曲附着在前面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睫毛棒是把眼睑向下生长的睫毛塑型成自然状态,并且塑型时实现不损伤睫毛的效果。
进一步地,睫毛棒本体的横向宽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这里的“横向宽度”是指垂直于睫毛棒本体长度方向的宽度,也即睫毛棒本体的厚度,由于人眼睑中间部分的睫毛最长,睫毛棒本体横向宽度最大,使眼睑中部睫毛弯曲的程度较为自然。
进一步地,睫毛棒本体的一端横向宽度大于另一端。由于一般人的睫毛在眼头部分最短,眼尾部分对应的睫毛比眼头部分对应的睫毛稍长,眼睛中间部分对应的睫毛最长,所以,为了使在使用睫毛棒后睫毛整体弯曲后处于最自然的状态,睫毛棒本体两端的横向宽度不同且均小于睫毛棒本体中间位置的横向宽度。
进一步地,睫毛棒本体上方连接手柄。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夹住手柄可以快速方便地将睫毛棒附着在眼睑上。
进一步地,手柄上设有识别标识。识别标识可以是识别码,用于表示适合不同睫毛尺寸的睫毛棒,使用者在挑选合适的睫毛棒时,读取相应的识别码即可,方便使用者的挑选。
进一步地,睫毛棒本体的一端设有识别部分,识别部分为凹槽或凸起结构。使用者可以通过识别部分的位置判断睫毛棒本体附着在眼睑上的方向,方便判断适用于左眼还是右眼,以及哪端附着在眼头。
进一步地,前过渡面的曲率大于后过渡面的曲率。睫毛根部以上的睫毛在贴合较大曲率的前过渡面弯曲后,其弯曲的程度更为自然。
进一步地,睫毛棒本体由软质材料制成。软质材料可以是硅树脂、橡胶等材料,由软质材料制成的睫毛棒便于弯曲与使用者眼皮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睫毛棒是把眼睑向下生长的睫毛塑型成自然形态,并且实现塑形时不损伤睫毛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根,未经李东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3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