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簧热轧制生产线上的热冲中心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1111.6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郝光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洪艳;巩同海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簧热 轧制 生产 线上 中心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板簧热轧制生产线上的热冲中心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板簧对中限位机构、板簧压紧机构和中心孔冲切机构,所述上模板上固定中心孔冲切机构,所述下模板上固定板簧对中限位机构,所述中心孔冲切机构和板簧对中限位机构中间设置板簧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在线进行板簧的中心孔冲切,避免二次加热,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板簧热轧制生产线上的热冲中心孔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截面板簧生产工序为下料、变截面轧制、钻孔等其他后续工序,板簧片在下料完成后需进行热轧制工序,轧制完成后为节省空间,板簧片在摞放后进行自然冷却,待到自然冷却到常温后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转入其他后续工序。由于簧片冷却速度较慢,会造成生产节奏变慢,影响生产进度,人工钻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生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簧热轧制生产线上的热冲中心孔模具,可在板簧热轧制生产线上进行板簧的中心孔冲切,避免二次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板簧热轧制生产线上的热冲中心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板簧对中限位机构、板簧压紧机构和中心孔冲切机构,所述上模板上固定中心孔冲切机构,所述下模板上固定板簧对中限位机构,所述中心孔冲切机构和板簧对中限位机构中间设置板簧压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模板安装在油压机的动作端,下模板安装在油压机工作台面上,待冲中心孔的板簧通过传送带输送到本工位时,首先完成端部定位工作,端部定位采用闸刀式,在冲孔前调整好定位长度,板簧到达本工位时,闸刀处于关闭状态,挡住簧片完成定位,输送链条关闭,同时启动板簧对中限位机构,该端部定位机构属现有板簧热轧制生产线上现有设备,此处不详述。启动板簧对中限位机构后,由对中限位机构完成对板簧的对中工作,然后板簧压紧机构下移压紧对中的板簧,最后由中心孔冲切机构对板簧进行中心孔冲切,冲切完成后,中心孔冲切机构复位,随之板簧压紧机构复位,完成中心孔冲切的板簧由板簧对中限位机构释放后,端部定位的闸刀开启,输送链同时开启,板簧片通过传送带输送至下一工位。
其中,优选方案为:
所述板簧对中限位机构包括对中驱动件,所述对中驱动件动作端连接一对铰接的驱动前臂,两根驱动前臂端部与两根对中执行臂铰接,所述对中执行臂相互交叉为X型并于交叉处铰接,铰接的中心即为中心孔冲切机构的中心,所述对中执行臂中心铰接点底面固定于下模板上,对中执行臂中心铰接点顶面设置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中心对应中心孔冲切机构设置冲切凹模,所述对中执行臂四个端部分别设置对中限位柱,板簧到位后,对中驱动件动作端动作,通过驱动前臂带动对中执行臂动作,对中执行臂端部的对中限位柱将板簧对中夹紧,待板簧压紧机构压紧板簧后,通过中心孔冲切机构对板簧进行中心孔冲切,冲切后的下脚料通过冲切凹模排出。
所述对中限位柱包括立柱和锥台,所述立柱固定在对中执行臂的端部,锥台固定于立柱顶部,所述锥台与立柱连接的底面面积小于另一底面面积,立柱对板簧起夹紧对中作用,锥台的设置是为了利用锥面进行更有效的对中。
所属中心孔冲切机构包括冲切支撑柱和冲头,冲切支撑柱安装于上模板朝向下模板的一面,冲头安装于冲切支撑柱底面,冲切支撑柱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中心孔冲切机构冲切中心孔时冲头能够顺利到达放置平台,设置时应避免其与板簧压紧机构发生干涉,冲头尺寸与待冲切板簧的中心孔尺寸相适应,为保证冲头对板簧的稳定冲切,可在冲头与冲切支撑柱连接的部位设置连接螺母,将冲头固定在冲切支撑柱上,以对冲头端部起支撑固定作用。
所述板簧压紧机构包括压紧驱动件和压紧块,所述压紧驱动件通过支撑柱连接压紧固定板,压紧固定板中心对应板簧设置压紧块,压紧固定板和压紧块对应中心孔冲切机构设置冲切孔Ⅰ,通过压紧驱动件带动压紧块压紧板簧,冲头通过冲孔Ⅰ到达板簧进行中心孔冲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1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