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9939.2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萍;薛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萍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1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密封管道 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 活塞 同轴装配 给药器 呼吸科 药雾 推杆 便于安装 固定机构 喷药罐 下端面 右端面 上端 拆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包括手柄,手柄上设置有可进行快速输送药雾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上设置有便于固定喷药罐主体的固定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设有空腔的密封管道,密封管道的下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固定安装在手柄的上端面上,密封管道内同轴装配有可以往复移动的活塞,活塞的右端面同轴装配有U型结构的推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可进行快速输送药雾,便于安装以及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当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重则出现鼻翼扇动、紫绀、端坐呼吸,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即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表现。呼吸困难主要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与肌病性呼吸困难。
现有的呼吸科用给药器在对患者进行输送药雾进行治疗时,通常是依靠患者的自动呼吸来实现吸食药雾,因此不仅加大了患者的工作量,而且治疗效果较低,现有的呼吸科用给药器在对喷药罐主体进行固定时,通常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造成安装以及拆卸较麻烦,使用效果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快速输送药雾且便于安装和拆卸喷药罐主体的呼吸科用给药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包括手柄,手柄上设置有可进行快速输送药雾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上设置有便于固定喷药罐主体的固定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设有空腔的密封管道,密封管道的下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固定安装在手柄的上端面上,密封管道内同轴装配有可以往复移动的活塞,活塞的右端面同轴装配有U型结构的推杆。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密封管道与活塞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手柄并固定安装有按压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按压板与手柄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安装在推杆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密封管道的上端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L型结构的连接管道。
进一步优化:所述密封管道的上端靠近右端的位置设置有喷药罐主体,喷药罐主体的左端与连接管道的右端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喷药罐主体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的卡槽板,卡槽板设置在密封管道的上方靠近右端的位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槽板右端的下端面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上端延伸至卡槽板内一定距离。
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卡槽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安装在密封管道右端面的固定圆环,且固定圆环与推杆的一端同轴装配。
使用时,使用人员握住按压板并向右移动,按压板向右移动带动推杆向右移动,推杆向右移动带动活塞向右移动,从而实现露出气孔,喷药罐主体使药雾进入连接管道内,然后进入密封管道内,同时按压板向右移动可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
然后使用人员松开按压板,然后第一弹簧恢复形变带动按压板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活塞向左移动,活塞向左移动带动药雾离开密封管道进入呼吸管道内,该设计可进行快速输送药雾,同时也提高了密封效果;
当喷药罐主体内部的药雾使用完成后,使用人员握住卡槽板并向上移动,卡槽板向上移动可对第二弹簧进行拉伸,同时卡槽板向上移动实现与喷药罐主体相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萍,未经李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9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外罩可组合使用的雾化器
- 下一篇:雾化治疗设备用吸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