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蜡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8623.1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7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舒代刚;舒亮;李建军;贺善武;李永梅;龚元春;秦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盈钰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刷辊 蜡清除 纱线 蜡液 本实用新型 导线杆 附着 烘箱 上蜡 电机连接 驱动旋转 纱线穿过 从槽 拉伸 蜡量 轴承 转动 电机 对称 保证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蜡清除装置,包括机架、毛刷辊、电机和导线杆,所述毛刷辊通过轴承横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毛刷辊与电机连接并由其驱动旋转,所述导线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毛刷辊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余蜡清除装置,设置在拉伸上蜡机的烘箱以及盛有蜡液的槽之间,从槽里出来的附着有蜡液的纱线穿过该余蜡清除装置,并通过转动的毛刷辊将纱线上附着的多余的蜡液清除掉,确保纱线的蜡量统一,保证纱线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应用在拉伸过蜡机上的余蜡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织带过程中,有时候需要根据工艺需求在纱线上上蜡,使织造过程得以顺利,其目的是通过上蜡使纱线增大纤维间的抱合力,降低纱线同金属、陶瓷间的动摩擦系数,调节静摩擦系数,可减少织造时布匹的爆孔、烂布边和断线的发生。纱线,特别是由短纤维加捻制成的纱线,如纯棉纱线、涤纶短纤维纱线,混纺纱线等,都是将多条短纤维放入不同的位置段,通过加捻组成纱线,纱线的拉力是每条短纤维之间产生的摩擦形成,想增加纱线的拉力又柔软,上蜡是目前较经济和理想的做法,合理的将内部软而粘,表面硬的蜡脂混合物微粒分布在纱线纤维间隙之间,就可增大每条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又不会在纱线表面局部形成蜡团并粘住织机针眼。
现有的拉伸上蜡机,通常包括盛有蜡液的槽以及烘箱,纱线浸没在槽里的蜡液中,随后输送至烘箱中烘干,完成上蜡。但现有的拉伸上蜡机,纱线从槽里出来直接输送至烘箱中,附着在纱线上的蜡量并不能控制,纱线的蜡量并不统一,纱线质量不稳定,而且会导致蜡的浪费,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蜡清除装置,将从槽里出来的纱线上过量的余蜡清除,确保纱线的蜡量统一,保证纱线质量。
一种余蜡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毛刷辊、电机和导线杆,所述毛刷辊通过轴承横设在所述机架上,与电机连接并由其驱动旋转,所述导线杆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毛刷辊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毛刷辊的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副传动轮,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部,其动力轴设置有与所述副传动轮配合并连接的主传动轮。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轮和副传动轮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承托板,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承托板上。
优选地,所述导线杆两端设置有安装柱,并通过所述安装柱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余蜡清除装置,设置在拉伸上蜡机的烘箱以及盛有蜡液的槽之间,从槽里出来的附着有蜡液的纱线穿过该余蜡清除装置,并通过转动的毛刷辊将纱线上附着的多余的蜡液清除掉,确保纱线的蜡量统一,保证纱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纱线路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毛刷辊、3电机、4导线杆、5副传动轮、6主传动轮、7电机安装板、8电机承托板、9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盈钰织带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盈钰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8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巾布快速低张力平幅水洗工艺设备
- 下一篇:毛巾布快速增白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