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级自动升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带式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1949.1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善平;刘伟城;陈爵位;曹靖宇;熊贤川;林俊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21/12 | 分类号: | B65G21/12;B65G15/08;B65G15/60;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进电机 支撑板 鱼眼轴承 抬升板 自动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 支撑桩 丝杆 抬升 无级 带式输送机 转动 升降 配合连接 人力物力 数学关系 丝杆螺纹 丝杆转动 一端连接 力平衡 铰接 传送 配合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级自动升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带式输送机,该无级自动升降装置包括:两支撑桩、抬升板、步进电机、丝杆、支撑板、及鱼眼轴承,其中一支撑桩的顶端与抬升板的一端铰接,另一支撑桩与步进电机固定在一起,丝杆与步进电机配合连接,支撑板与丝杆螺纹配合,鱼眼轴承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板上,鱼眼轴承的顶端与抬升板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从传送物体的力平衡出发,分析向心加速度与抬升角度的数学关系,控制步进电机转动带动连接在该步进电机上的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使得支撑板抬升或下降,支撑板的升降带动鱼眼轴承带动抬升板升降。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操作,缩短抬升时间,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级自动升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散料输送设备中的重要设备,曲线带输送机是输送机中的一种,曲线输送机的传送带在进行传送货物,通过s弯或者过其他类型弯道时,为了传送带更加平稳的运送货物,使物料不会往外撒,需要抬升托辊组内曲线才能更加平稳的过弯道。根据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得出:在过弯道时,因为方向的改变会产生向心加速度,为了传送带所承载物品不产生外撒,需要抬升内曲线高度以抵消物品所受向心力。
由此可见,实现自然转弯的重要附加基本措施是托辊组内曲线抬高,构成内曲线抬高角γ。内曲线抬高的含义是输送带在转弯处的内侧边所形成的曲线叫内曲线,而另一侧边叫外曲线。由于内曲线抬高,中间托辊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内曲线抬高角,其目的是减小转弯半径,则易于实现平稳转弯。当然愈大可使转弯半径愈小,但过大会使输送物料向外侧滚动导致洒料。理论及实践证明抬高角γ≤5°为宜,一般取γ=3°~5°,γ极限可以达到7°。在实际工况运行上,输送带曲线段从转弯曲线的起点到终点,托辊组内曲线抬高角是不同的,呈现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变化,在曲线中点抬角最大。
现有一种曲线输送机是于托辊组上设置七级调整高度,每一级都有一个调整孔支撑其托辊组的重量及稳定性,调整高度时需要人力抬升托辊组利用插销的方式固定抬升高度,使传送皮带平稳过弯,物料不外洒。现有技术无法实现长距离传送皮带内曲线托辊组的自动抬升,其对于抬升的高度没有准确矢量的判断,调整精度不高,只是人为的调整看其物料不外洒,便不再进行调整,且其调整高度是有级的,其只有七级可进行调整,抬升高度需要对托辊机构逐个进行操作,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托辊组抬升高度的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级自动升降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托辊组,从而简化操作,缩短操作装置升降的时间,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级自动升降装置,其包括两支撑桩、一抬升板、步进电机、丝杆、支撑板、及鱼眼轴承,其中一支撑桩的顶端与抬升板的一端铰接,另一支撑桩与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一起,所述丝杆与步进电机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板与丝杆螺纹配合,所述鱼眼轴承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板上,鱼眼轴承的顶端与抬升板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步进电机转动带动连接在该步进电机上的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使得支撑板抬升或下降,支撑板的升降带动鱼眼轴承带动抬升板升降。
进一步,所述步进电机的上方设有一导轨固定座,导轨固定座上固定有至少一导轨,该支撑板上设有供导轨穿过的导轨穿孔。
进一步,所述鱼眼轴承的顶部设有一轴孔,该鱼眼轴承的轴孔与一转轴配合连接,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一轴承,轴承与鱼眼轴承之间具有一滑轨,滑轨设置在一滑轨盒子中,抬升板上升时,鱼眼轴承的一侧与该抬升板会产生间隙,通过滑轨盒子相对鱼眼轴承的滑动消除该间隙。
进一步,所述丝杆配合在支撑板的中轴线上,所述导轨具有两根,分别对称设置在丝杆的两侧,所述鱼眼轴承包括两个,两鱼眼轴承固定在支撑板相反于丝杆及导轨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未经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1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运输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