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1919.0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9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毓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讯达(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4 | 分类号: | H04Q1/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线架 | ||
一种配线架,包括呈长方形的外框架和多个配线槽,所述外框架设有呈阵列排布的第一开口,所述配线槽为具有单端开口的插槽,所述插槽径向截面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插槽内嵌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外框架上对应长方形中短边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交换机铰接的第一铰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线架。
背景技术
配线架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的调配连接,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通常安装在机柜或墙体上,通过安装附件,配线架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传统的配线架通过两端锁定的方式固定,安装后不便于维护,此外传统的配线架在维护时需将配线架整体进行拆卸,影响配线架中其它正常线缆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配线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配线架,包括呈长方形的外框架和多个配线槽,所述外框架设有呈阵列排布的第一开口,所述配线槽为具有单端开口的插槽,所述插槽径向截面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插槽内嵌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外框架上对应长方形中短边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交换机铰接的第一铰链。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包括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所述第一铰链设于所述第一子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子框架的一端通过第二铰链与第一子框架的另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子框架靠近第二铰链的一侧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呈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两侧设有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配线槽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配线架通过第一铰链能够旋转开合,便于维护;将配线槽内嵌于外框架的开口,便于对单个配线槽中的线缆进行维护而不影响其他配线槽中线缆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线架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线架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外框架;2、配线槽;3、第一铰链;4、第一子框架;5、第二子框架;6、第二铰链;7、螺纹孔;8、磁铁;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线架,包括呈长方形的外框架1和多个配线槽2,所述外框架1设有呈阵列排布的第一开口,所述配线槽2为具有单端开口的插槽,所述插槽径向截面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插槽内嵌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外框架1上对应长方形中短边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交换机铰接的第一铰链3。
使用时,通过第一铰链3将配线架铰接于交换机,插槽的开口端用于接入外接线缆,配线架通过第一铰链3能够旋转开合,维修时将配线架旋转打开后可以对配线架的后端装置进行维护;若仅需要对单个配线槽2内的线缆进行维修,将内嵌于第一开口的配线槽2拆下即可,无需打开整个配线架。
从上述描述可知,配线架通过第一铰链3能够旋转开合,便于维护;将配线槽2内嵌于外框架1的开口,便于对单个配线槽2中的线缆进行维护而不影响其他配线槽2中线缆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讯达(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飞讯达(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1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光纤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电阻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