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燃烧器用一次风导流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1464.2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戴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卫平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器用 一次 导流 | ||
一种煤粉燃烧器用一次风导流筒,包括筒体、底座,筒体与底座连接,采用整体铸件成型,筒体内壁设置有耐磨陶瓷片,陶瓷片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为扩锥状,陶瓷片选用抗蚀耐磨陶瓷,通过埋头螺栓固定在筒体内壁,其结合强度高,改造后的一次风导流筒漏风、漏灰明显减少,现场文明生产有了较大的改观,保证了煤粉燃烧器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用一次风导流筒。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行业以劣质煤为主要燃料,这是我国能源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开采运输条件等所决定的,从经济性和发展趋势看,燃用劣质煤锅炉将越来越多;对于煤粉炉来说,一次风的主要作用是输送煤粉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然而,一次风导流筒壁常常因灰粒子和壁面间的不断冲击及不断剪切的同时作用而磨损严重,造成漏灰、漏风,影响了煤粉燃烧器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及环境卫生;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普通耐磨陶瓷片通过有机胶粘剂粘贴在工作面上,但在高温部位由于热交变应力的作用,胶黏剂易分解老化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燃烧器用一次风导流筒,它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粉燃烧器用一次风导流筒,包括筒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与底座连接,采用整体铸件成型;筒体内壁设置有耐磨陶瓷片;所述的陶瓷片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为扩锥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片的外径与筒体的内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片在出口端的扩锥角α为15-3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片进口端的扩锥角β为45-6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片出口端的扩锥部分长度≤1/3筒体长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片进口端的扩锥部分长度≤1/4筒体长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片的圆筒部分与筒体齐平,且筒身长度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片上端和下端圆周均布有若干螺纹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纹孔的深度不穿过筒体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煤粉燃烧器用一次风导流筒,筒体出口端设置为扩锥状,使煤粉在炉膛内分布更加均匀,易于燃烧;在筒体内壁设置有耐磨陶瓷片,通过埋头螺栓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结合强度高,这样就彻底解决了陶瓷片在高温交变应力作用下易脱落的问题;陶瓷片进口端设置为扩锥状,防止煤粉进入筒体与陶瓷片的间隙中,而不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在图中:1.筒体、2.底座、3.陶瓷片、4.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煤粉燃烧器用一次风导流筒,包括筒体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与底座2连接,采用整体铸件成型;筒体1内壁设置有耐磨陶瓷片3;所述的陶瓷片3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置为扩锥状。
所述的陶瓷片3的外径与筒体1的内径相同。
所述的陶瓷片3在出口端的扩锥角α为15-30°。
所述的陶瓷片3进口端的扩锥角β为45-60°。
所述的陶瓷片3出口端的扩锥部分长度≤1/3筒体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卫平,未经戴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1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道可扩展的数字音频处理设备及音频通道扩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粉浓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