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稳固电解槽铜板及提高铜板导电性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8412.X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C25C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宋业萍 |
地址: | 5472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铜板 导电铜排 铜板 锁紧件 导电性能 电解槽 本实用新型 开口一端 稳固 电解槽槽体 底部连接 稳固连接 调节杆 上边缘 上表面 下边缘 扣设 锁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稳固电解槽铜板及提高铜板导电性能的装置,属于电解槽铜板技术领域。所述用于稳固电解槽铜板及提高铜板导电性能的装置,包括设于电解槽槽体上的导电铜板,还包括导电铜排和锁紧件,所述导电铜板设于所述导电铜排上,所述锁紧件扣设于所述导电铜板和导电铜排上,所述锁紧件的开口一端的上边缘通过一调节杆与所述导电铜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锁紧件的开口一端的下边缘与所述导电铜排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锁紧件将导电铜板与导电铜排锁紧、固定,不仅使导电铜板与导电铜排的接触良好,达到稳固连接,还提高了导电铜板和导电铜排的导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铜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稳固电解槽铜板及提高铜板导电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炼厂中,电解槽铜板是电解过程中所必须的导电铜板。目前的电解槽铜板存在如下问题:(1)铜板出槽时,铜板锁槽振动较大,接触不良容易移位;(2)铜棒移位导致闪火花现象,铜板容易发热,造成锁槽铜板或导电铜排烧坏。(3)板面接触不良时,造成槽面断路停电,处理时间长影响生产。(3)加大作业难度,引发导电铜排被烧坏和绝缘胶片被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稳固电解槽铜板及提高铜板导电性能的装置,不仅使导电铜板与导电铜排的接触良好,达到稳固连接,还提高了导电铜板和导电铜排的导电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稳固电解槽铜板及提高铜板导电性能的装置,包括设于电解槽槽体上的导电铜板,还包括导电铜排和锁紧件,所述导电铜板设于所述导电铜排上,所述锁紧件扣设于所述导电铜板和导电铜排上,所述锁紧件的开口一端的上边缘通过一调节杆与所述导电铜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锁紧件的开口一端的下边缘与所述导电铜排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铜排包括上铜板、下铜板及两扣板,所述上铜板与所述下铜板相配合接触,所述两扣板分别扣设于所述上铜板的上表面和所述下铜板的下表面上,以将所述上铜板与下铜板扣合,所述两扣板的同一侧的端部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扣合松紧的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稳固电解槽铜板及提高铜板导电性能的装置还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导电铜排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下铜板连接,所述支撑装置的另一端固定于一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为螺杆支撑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铜板的厚度为3-1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下铜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半圆状突起,所述上铜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半圆状突起相配合的半圆状凹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锁紧件,利用锁紧件将导电铜板与导电铜排锁紧、固定,不仅使导电铜板与导电铜排的接触良好,达到稳固连接,还提高了导电铜板和导电铜排的导电性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铜板与下铜板充分配合接触,使导电铜排的通电接触面积扩大,发热程度比之前缓慢,防止了铜板因发热量过高而被烧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铜板,2-导电铜排,21-上铜板,22-下铜板,221-半圆状突起,23-扣板,24-螺杆,3-锁紧件,4-调节杆,5-支撑装置,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丹县南方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8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