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三价禽流感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487948.X | 申请日: | 201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詹爱军;闫文龙;黄彬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爱军;扬州千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试纸条 对照线 亚型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检测线 荧光层 荧光条 本实用新型 禽流感 单抗 三价 荧光免疫层析 荧光微球标记 球蛋白 结果判定 吸水纸垫 纤维素膜 荧光标记 高效率 上表面 样品垫 背衬 羊抗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三价禽流感病毒荧光层析试纸条,它由三条禽流感病毒荧光层析试纸条组成,每条禽流感病毒荧光层析试纸条包括背衬、吸水纸垫、上表面从左到右依设有含检测线的另一株H5、H7或H9亚型AIV单抗层、含对照线的羊抗Balb/c小鼠免疫球蛋白层的纤维素膜、样品垫和含荧光微球标记H5、H7或H9亚型AIV单抗的荧光标记垫。结果判定:检测线及对照线上同时出现荧光条带,说明待检液含该亚型禽流感病毒;对照线以内未出现荧光条带,说明待检液不含该亚型禽流感病毒;试纸条上有两个或三个检测线及对照线上同时出现荧光条带,说明待检液含两种或三种亚型禽流感病毒。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率的同时完成对H5、H7、H9亚型禽流感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检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三价禽流感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背景技术
目前,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世界及我国养禽业的最重要的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确定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由于该病血清亚型众多,抗原变异性强,宿主广泛,无交叉保护性,使得该类疫病在防控上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其频繁性的爆发,给禽类养殖企业带来的损失常常是十分巨大的。低致病性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Virus,AIV)虽然不引起感染禽类的大量死亡,但是该病毒却在我国造成大范围的流行。我国自1994年首次报道鸡群分离到H9N2亚型AIV以来,H9亚型低致病性AIV广泛存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我国的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禽流感还与人类流感及人类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禽流感不仅可作为人流感的最大基因库而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隐患,而且可作为人类的病原而直接感染人类。1997年在我国香港首次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类的H5N1禽流感亚型,截止到2013年3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622例,其中371例死亡。2013年3月我国又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止2015年3月我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400例。而H7N9与H5N1在流行病学上一个重要的差异是H7N9并不导致禽类严重疾病,在人类禽流感病例发生前并没有相应的禽类流感疫情。如此以来,几乎不可能对病毒进行有效追踪,控制起来难度更大。
目前,针对AIV的检测主要是通过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这些方法耗时、费力,在实际应用中对混合感染的AIV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将普通PCR方法与荧光检测方法相结合,通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能与扩增模板特异性结合、并标有荧光基团的探针,通过荧光积累来实时监测PCR进程,结果可以直接通过电脑实时观察,不需要进行凝胶电泳,样品中相应病毒的含量可以根据荧光曲线的域值估算,实现了实时、定量检测的目的,但所需检测仪器昂贵,实验室条件严苛,不易在基层兽医部门推广。胶体金检测法检测灵敏度太低,很容易造成漏检。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快速简便、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的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大问题。
基于荧光微球的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相较胶体金检测可提高10倍-100倍,既能实现现场检测,又能够实现超灵敏检测,是取代禽流感胶体金低灵敏检测的必然趋势。通过制订超前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禽流感病毒系列荧光现场检测标准,可切实提高处置禽流感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禽流感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三价禽流感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该能够、快速简便、高效率的同时完成对3个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爱军;扬州千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詹爱军;扬州千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7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甲型流感病毒速测卡结构
- 下一篇:一种糖尿病诊断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