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舌侧扣模具及舌侧扣模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5806.X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7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蒋福林;李娟;吴佳益;黄土;乔旖旎;陈柳菁;魏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模具组件 易撕件 本实用新型 方向延伸 支撑装置 内环 凸起 设备领域 塑料材料 环体 环向 断裂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医学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舌侧扣模具及舌侧扣模具组件,旨在解决相关技术的舌侧扣制作不方便的问题。一种舌侧扣模具,上述舌侧扣模具呈环状,舌侧扣模具的外环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向远离舌侧扣模具的内环方向延伸;舌侧扣模具的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易撕件,第一易撕件从外环向内环方向延伸;第一易撕件被构造为使得舌侧扣模具的环体能够在第一易撕件附近断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舌侧扣模具组件,其包括支撑装置和多个上述的舌侧扣模具;多个舌侧扣模具均设置在支撑装置的表面;舌侧扣模具为塑料材料。这样的舌侧扣模具组件使用方便、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医学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舌侧扣模具及舌侧扣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舌侧扣在作为牙齿矫正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特别被广泛地运用在矫正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隐形矫正、II类牵引或者III类牵引治疗中有较多的采用。隐形矫正,顾名思义,即矫治器佩戴者在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人看不到唇侧有钢丝和托槽的存在,因而称之为隐形,也叫做美观矫正。它既达到了矫正牙齿的效果,同时极大地满足了更多成人患者对矫治器美观性、隐蔽性和便捷性的要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矫正人士的青睐。
齿舌侧扣的工作原理是,舌侧扣具有凹槽,该凹槽用于为了挂橡皮筋或者挂橡皮链,即提供挂钩的作用。在需要矫正的牙齿上设置(一般是胶粘)一舌侧扣,将该舌侧扣通过弹性连接件(橡皮筋或者橡皮链)连接在固定装置。通过弹性连接件的弹性力缓慢地拉扯或旋转需要矫正的该牙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舌侧扣是通过机械加工出的金属制品,不仅生产要求高,粘接之后金属色影响美观,还需要克服人体对金属排异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舌侧扣模具,其能够方便、快捷地在患者口内根据需要制作透明舌侧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舌侧扣模具的舌侧扣模具组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舌侧扣模具,上述舌侧扣模具呈环状,舌侧扣模具的外环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向远离舌侧扣模具的内环方向延伸;舌侧扣模具的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易撕件,第一易撕件从外环向内环方向延伸;第一易撕件被构造为使得舌侧扣模具的环体能够在第一易撕件附近断裂。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舌侧扣是医疗器械厂商生产的。现有的舌侧扣为不锈钢制成,其应无口腔粘膜刺激性、细胞毒性应不大于Ⅰ级、无迟发型超敏反应,且不应出现变色或腐蚀现象。另一方面现有的舌侧扣均为固定尺寸的产品,在医生使用的时候不能有针对地选择不同大小舌侧扣进行使用。据此,发明人发明了本方案的舌侧扣模具,使用时,将该舌侧扣模具放置在牙齿表面上方预设距离,再向舌侧扣模具内环内注入医用的光固化树脂材料,待光固化树脂在舌侧扣模具内形成舌侧扣形状时,使用光照固化即可形成需要的舌侧扣。最后取下舌侧扣模具,得到的舌侧扣与现有技术中的舌侧扣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外形。
该舌侧扣模具呈环状,舌侧扣模具的外环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向远离舌侧扣模具的内环方向延伸。这样通过第一凸起能够实现方便地取用舌侧扣模具,只需通过镊子等器具就能容易地取用舌侧扣模具并将其放置在牙齿上方预设的距离。这样的设置方式简单、可靠,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舌侧扣模具的便捷性。舌侧扣模具的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易撕件,第一易撕件从外环向内环方向延伸;第一易撕件被构造为使得舌侧扣模具的环体能够在第一易撕件附近断裂。第一易撕件能够方便地使舌侧扣模具的环体断裂,如此有利于光固化树脂在舌侧扣模具内形成舌侧扣形状后,方便地取下舌侧扣模具,这样的设计使得舌侧扣模具的使用更加快捷、高效。综上,这样的舌侧扣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地改善现有技术中舌侧扣制作不方便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上述舌侧扣模具呈圆环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5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冷热交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PVD涂层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