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漱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5073.X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7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宇;黎发明;赵堰锋;段从贵;和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经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漱废水 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 再利用系统 回收处理 污水净化 储水箱 过滤池 回收管 滤料箱 住宅楼 有机污染物浓度 水管出水口 固体物质 绿化灌溉 水泵连接 净化 水储存 再利用 厕坑 冲水 马桶 水泵 水管 沉淀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洗漱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包括洗漱废水回收管、设于住宅楼外的污水净化室、水泵和设于住宅楼顶的储水箱;污水净化室包括连接沉淀池、连接沉淀池的第一水管、与第一水管出水口配合的滤料箱组和与滤料箱组配合的过滤池,沉淀池连接洗漱废水回收管且用于固体物质沉淀,过滤池通过水泵连接储水箱。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对水量较大但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洗漱废水进行净化并且将净化后的水储存起来再利用。处理后的水用于马桶、厕坑冲水和绿化灌溉。处理要求较低、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利用率高,可实现性也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洗漱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家庭已普及水冲式厕所,而水冲式厕所耗水量极大,普通马桶的单次耗水量一般在5.5L左右,而每天的使用次数大约6~10次,一年的耗水量至少为12×103L。同时,城市小区大量使用草坪、花卉等景观绿化植物,这些植物浇灌频次要求高,绿化用水的耗水量也很大。
生活污水包括了洗漱废水、冲厕污水、厨房污水等等,其中洗漱废水包括洗漱、洗衣、洗浴等,在家庭生活污水中约占了一半。洗漱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不高,主要为悬浮物、表面活性剂等,直接排入下水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混有洗漱废水的生活污水水量大,有机负荷不高,增加后续小区中水处理站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担,增加污水处理的投资。
目前,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洗漱废水是一种较好再利用的水资源。
针对洗漱废水的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已经有很多的解决方案,但是现有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相对复杂,易用性不强;住宅小区物业维护不便,过滤后的水仅仅用于冲厕,功能单一,推广起来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洗漱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采用简单、低成本的方法对洗漱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解决了现有洗漱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推广难度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洗漱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系统,包括洗漱废水回收管、设于住宅楼外的污水净化室、水泵和设于住宅楼顶的储水箱;污水净化室包括连接沉淀池、连接沉淀池的第一水管、与第一水管出水口配合的滤料箱组和与滤料箱组配合的过滤池,沉淀池连接洗漱废水回收管且用于固体物质沉淀,过滤池通过水泵连接储水箱。
进一步,所述洗漱废水回收管连接所述沉淀池顶部的沉淀池入水口,沉淀池的底面呈斗型结构;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沉淀池出水口,沉淀池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管的入水口,第一水管的出水口伸到所述过滤池上方位置;沉淀池入水口位于比沉淀池出水口高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污水净化室还包括排污泵和连接排污泵的排污渠,排污泵设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面。
进一步,所述过滤池设于所述滤料箱组下且支撑滤料箱组,过滤池用于接取滤料箱组过滤后的水。
进一步,所述滤料箱组包括依次叠加的至少2层滤料箱。
进一步,所述滤料箱为方体结构,滤料箱的顶部四角设有凹陷槽,滤料箱的底部四角设有嵌插头,上下相邻的滤料箱之间通过凹陷槽和嵌插头嵌插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下相邻的滤料箱之间采用配筋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和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水泵出水口和所述储水箱之间,储水箱设有高水位感应器和低水位感应器;高水位感应器和低水位感应器通过控制装置连接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还包括阀门和回用水管,所述水泵出水口设有三通管,水泵出水口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阀门,阀门连接回用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5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钻孔气液固三相分离装置
- 下一篇:恒温槽水银沉淀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