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9941.3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惠;于冬梅;黄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王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5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汽车 泡沫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包括底架、定位环、滤尘网、防护罩、转杆、转槽、连接环二、转轴、转动架、过滤网、风扇以及支架,底架装配在上通气孔内,定位环设置在底架上端面,滤尘网安装在定位环内,防护罩装配在底架上端面,转杆安装在连接座内,该设计实现了高效防尘和方便更换的功能,转槽设置在下模前端面,转轴装配在转槽内,转动架通过连接环二装配在转轴环形侧面,过滤网安装在转动架前端面,支架设置在转动架内环形侧面上,风扇安装在支架上端面,该设计实现了便捷清理下通气孔内粉尘的功能,提高了模具的排气散热性能,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属于汽车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内饰板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可用于安装各种开关面板、储物等,但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在骑车安全性上的运用,车门内饰板也成为汽车被动安全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部件,近年来,聚氨酯泡沫在汽车上的运用逐渐增多,软质聚氨酯泡沫用于汽车坐垫,仪表盘等方面,提升车辆舒适性,硬质聚氨酯泡沫应用于保险杠、车门内饰板等部位,提升车辆碰撞的吸收能力,目前,现有使用的内饰板的泡沫成型模具的结构主要包括上模和下模,分别在上模和下模内均匀设置加热棒,这种结构在对内饰板的泡沫进行加热加工。
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大量的粉尘从上通气孔内落入上模内,影响模具的使用,降低了加工效率,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下模设有排气散热装置,粉尘落入排气散热装置中难以清理,影响下模的散热,所以急需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包括装置主体、防尘机构以及散热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下横板、下模、伸缩杆、上横板、滑柱、上模、上通气孔以及下通气孔,所述下模设置在上横板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伸缩杆固定在下横板上端面右侧,所述滑柱装配在下横板上端面右侧,所述上横板装配在滑柱上,所述上模设置在上横板下端面中间位置,所述上通气孔装配在上横板上端面,所述下通气孔设置在下模内,所述防尘机构安装在上横板上端面,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底架、定位环、滤尘网、防护罩、连接环一、连接座以及转杆,所述底架装配在上通气孔内,所述定位环设置在底架上端面,所述滤尘网安装在定位环内,所述防护罩装配在底架上端面,所述连接环一设置在防护罩左端面,所述连接座设置在底架环形侧面左侧,所述转杆安装在连接座内,所述散热机构安装在下模前端面,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转槽、连接环二、转轴、转动架、过滤网、风扇以及支架,所述转槽设置在下模前端面,所述转轴装配在转槽内,所述转动架通过连接环二装配在转轴环形侧面,所述过滤网安装在转动架前端面,所述支架设置在转动架内环形侧面上,所述风扇安装在支架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环形侧面右侧和防护罩右端面均装配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前端装配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装配在转槽内,所述轴承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轴承对称分布在转轴上侧和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架右端面装配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前端面装配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配有紧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一横截面呈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底架、定位环、滤尘网、防护罩、连接环一、连接座以及转杆,该设计实现了高效防尘和方便更换滤尘网的功能,解决了原有的电加热式汽车内饰泡沫成型模具防尘罩防尘效率低下,难以拆卸更换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王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济宁王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9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表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印刷辊剩余油墨另回收的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