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PCB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9107.4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2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樟;陈家年;陈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佳精密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629;H01R12/72;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装置 焊接 第二滑块 配合连接 上表面 数据线 弹簧 接片 左端 本实用新型 防止晃动 线路损坏 接线端 两侧面 伸缩 夹持 接线 卡接 卡块 卡销 水份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PCB连接结构,包括插接装置、接线端、PCB主板左、PCB主板右、PCB子板左和PCB子板右,所述接线端的左端焊接有Y形数据线的右端,且Y形数据线的左端两侧分别与PCB主板左和PCB主板右相焊接,所述PCB主板左和PCB主板右的结构和形状相同,所述PCB主板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板接片,所述板接片的上表面焊接有插接装置,通过卡块与第二弹簧的配合连接,可以将PCB子板右卡接,使PCB子板右进行固定,防止晃动,通过卡销、第三弹簧和第二滑块的配合连接,可以将第二滑块进行伸缩,在PCB子板右连通PCB主板右时,将PCB子板右两侧面夹持住,防止水份流入到插接装置内,避免发生线路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PCB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方向盘都需要透过按键控制车上相关系统,更方便驾驶人专注于驾驶乐趣上面,在现有的汽车技术行业里,一般都是通过连接器的方式来实现,而且连接器的成本较高,PCB板与其他线路板连接时,都是将PCB板与线路板焊接,这样的连接方式裸露在外,而且不牢固,容易发生摆动,还不具备防水功能,特提出一种新型PCB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PCB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PCB连接结构,包括插接装置、接线端、PCB主板左、PCB主板右、PCB子板左和PCB子板右,所述接线端的左端焊接有Y形数据线的右端,且Y形数据线的左端两侧分别与PCB主板左和PCB主板右相焊接,所述PCB主板左和PCB主板右的结构和形状相同,所述PCB主板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板接片,所述板接片的上表面焊接有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五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PCB插槽,所述PCB插槽的下端贯穿外壳的左端延伸至外部,五个所述板接片与PCB 插槽的下端相焊接,所述PCB插槽的内侧壁左右两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下表面开设有倾斜滑槽,所述倾斜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的外侧端,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凹槽的外侧端,所述第一滑块的内侧端铰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销,且卡销位于第一凹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卡销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外侧端与卡销相固定,所述PCB子板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接头,所述接头的下端贯穿第一凹槽与PCB插槽相插接,所述接线端的右侧外部插接有ECU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PCB主板左的输出端通过PCB插槽电连接有PCB子板左,所述PCB主板右的输出端通过PCB插槽电连接有PCB子板右。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内侧端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向外壳的下端左右两侧倾斜,且第二滑块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套。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向第一凹槽内倾斜,且第二滑块的内侧端侧壁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接头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佳精密光电(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东佳精密光电(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9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