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8406.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0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苏毅;王方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达特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B22F3/22;B22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崔文文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本体 散热鳍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散热 金属粉末注射 长方柱体 成型工艺 散热性能 低成本 风扇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底部(101)和位于底部(101)上方的多个散热鳍(102),散热鳍(102)与散热鳍(10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散热器本体上设有多个开口于散热器本体表面的孔隙(4),所述散热器本体由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制得还包括风扇(2),所述散热鳍(102)呈长方柱体形状。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器本体上众多的孔隙增加了散热面积,相比较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散热鳍的复杂程度或者数量来增加散热面积的方式,本技术方案更加有利于散热器的小型化、低成本化,以及散热性能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增大了散热面积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脑CPU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可能将CPU烧毁。风冷散热器这是现在最常见的散热器类型,通常包括一个散热风扇和带有多个散热鳍的散热片。这一类的散热片通常使用压铸法或者牵引成型法制造。其工作原理是将CPU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散热鳍上,然后再通过风扇将热量带走。风冷散热器为了将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通常采用增加散热鳍的数量,或者使散热鳍造型复杂化以增加表面积的方法,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实现散热效率的提高。但是通过使散热鳍造型复杂化以增加表面积的方法,会导致散热器加工难度随着散热鳍的复杂程度成比例上升,并且散热鳍造型复杂化和增加散热鳍数量的方法都会增加生产成本,增大散热器整体尺寸,增加重量。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MIM工艺)是一种现有的比较成熟的金属加工成型技术,其包括两种基本加工方法,第一种加工方法的主要工艺过程是:首先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均匀掺混在一起,而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用注射成形机注入模具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成为脱脂坯料,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第二种方法是的前几个主要工艺步骤与第一张方法相同,只是在形成脱脂坯料后不再进行烧结。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在烧结之前,脱除粘结剂后的脱脂毛坯上存在着粘结剂排出留下的微小孔隙,烧结能使多孔的脱脂毛坯收缩致密化,并使脱脂毛坯上的微小孔隙消除。而由第二种方法未经烧结,制得的最终产品上会存在着微小孔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散热器需要增加散热鳍造型的复杂程度或者散热鳍数量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更加小巧、散热性能优良且低成本的散热器。
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包括底部和位于底部上方的多个散热鳍,散热鳍与散热鳍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散热器本体上设有多个开口于散热器本体表面的孔隙。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由金属粉末注射成型工艺制得。
作为优选,所述孔隙为钻孔。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孔隙在散热器本体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风扇。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鳍呈长方柱体形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器本体上众多的孔隙增加了散热面积,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散热鳍的复杂程度或者数量来增加散热面积的方式,本技术方案更加有利于散热器的小型化、低成本化,以及散热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达特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达特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8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散热恒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