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背光源的发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8085.X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卢照光;卢智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东方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陷位 反射片 本实用新型 发光结构 胶框 反射片设置 反射作用 区域设置 直射光线 凹陷 正对 发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的发光结构,包括胶框、LED发光组件和反射片,反射片设置在胶框内,所述反射片正对着LED发光组件的边缘设有凹陷位,该凹陷位朝向LED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凹陷,所述凹陷位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LED发光组件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射片上对应LED发光组件的区域设置凹陷位,使得反射片对LED发光组件发出的直射光线没有反射作用,从而改善了灯眼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背光源的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子设备都是采用的LED背光源。LED背光源从背面到正面所涉及部件:胶框、导光板、扩散片、下增光片、上增光片、以及LED发光组件,胶框内设有反射片。常规结构中,反射片正对着LED发光组件的边缘来整齐边缘。对于LED发光组件的发光面到该LED背光源发光区的距离在2.2-2.6mm间的结构,当LED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射到反射片后会被反射,容易出现灯眼,导致发光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背光源的发光结构,通过在反射片上对应LED发光组件的区域设置凹陷位,使得反射片对LED发光组件发出的直射光线没有反射作用,从而改善了灯眼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背光源的发光结构,包括胶框、LED发光组件和反射片,反射片设置在胶框内,所述反射片正对着LED发光组件的边缘设有凹陷位,该凹陷位朝向LED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凹陷。
所述凹陷位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LED发光组件的宽度。
所述反射片的凹陷位呈弧形。
所述反射片的凹陷位呈矩形。
所述凹陷位的表面为光滑面。
所述凹陷位的高度为2-5mm。
所述凹陷位在反射片上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射片上对应LED发光组件的区域设置凹陷位,使得反射片对LED发光组件发出的直射光线没有反射作用,从而改善了灯眼问题,提高发光效果,满足客户的发光效果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对于本申请中的方向问题,均是以本申请中附图所展示的为基准。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LED背光源的发光结构,包括胶框1、LED发光组件4和反射片2,反射片2设置在胶框1内,所述反射片2正对着LED发光组件4的边缘设有凹陷位3,该凹陷位朝向LED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凹陷,凹陷位位于LED发光组件的正对方向,使得LED发光组件发出的直射光线能够刚好射到凹陷位。通过在反射片上挖空形成凹陷位,使得LED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射到反射片上后,降低反射片对光线的反射作用,从而起到了改善灯眼的问题,使得发光效果更好。
凹陷位由反射片正对着LED发光组件的侧边,向该反射片内部挖空凹陷形成凹陷位,即在反射片上挖空一部分形成凹陷位。
所述凹陷位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LED发光组件的宽度,使得凹陷位能够完全的遮挡住LED发光组件,进一步确保能够对灯眼问题起到改善作用。
另外,对于凹陷位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弧形,或者是矩形,或者是其他形状,上述列举并非是限定。本实施例中,将凹陷位优选设置为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东方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东方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8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照明用节能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灯槽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