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6893.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丛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环 铜网 透射电镜样品 固定旋钮 轴孔 制备 通孔 投射 本实用新型 连杆螺纹 前后设置 轴承固定 抗腐蚀 轻便 制样 轴承 成功率 穿过 伸出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包括本体和铜网支撑环,所述本体上开有投射通孔,所述投射通孔的中部设有铜网支撑环,所述铜网支撑环的中部固定有支撑环,所述本体开有前后设置的轴孔,所述铜网支撑环两两之间通过轴孔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且前后两端的调节连杆向外穿过轴孔并伸出本体,所述本体的前后两端对应调节连杆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旋钮和第二固定旋钮,所述第二固定旋钮对应本体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方便,具有轻便易携带、抗腐蚀、效率高、制样成功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
背景技术
在科研活动中,当研究者们需要观察微观物质(生物研究中的人或者动物的细胞、细菌、病毒,化学合成的纳米级结构等等)时,需要将样品滴到铜网上,晾干后再放入透射电镜中观察。
常规的做法是:将铜网取出放置在一张滤纸上,用移液器取出20-50微升体积的样品滴在铜网上,自然晾干或用热源缓慢烘干。但是当将样品溶液滴到铜网上时,常常会因为移液器的枪头与样品的粘附,会导致铜网粘附上样品液滴,导致铜网翻转。同时移液枪滴加的液滴较小,容易造成局部液滴的聚集造成,干燥后容易造成局部浓度过大,使得检测的样品成像聚集,达不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方便,具有轻便易携带、抗腐蚀、效率高、制样成功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包括本体和铜网支撑环,所述本体上开有投射通孔,所述投射通孔的中部设有铜网支撑环,所述铜网支撑环的中部固定有支撑环,所述本体开有前后设置的轴孔,所述铜网支撑环两两之间通过轴孔固定连接有调节连杆,且前后两端的调节连杆向外穿过轴孔并伸出本体,所述本体的前后两端对应调节连杆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旋钮和第二固定旋钮,所述第二固定旋钮对应本体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铜网支撑环与支撑环间呈锥形,且铜网支撑环的外径比支撑环的外径大0.1-0.3cm。
优选的,所述铜网支撑环的外径与投射通孔的内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表面涂有防腐蚀涂料。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外径为3-3.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固定旋钮和第二固定旋钮与调节连杆螺纹连接,因此可通过调节第一固定旋钮和第二固定旋钮使得铜网支撑环处于投射通孔的中部,且支撑环与铜网支撑环间呈锥形,将铜网放置在支撑环上时可起到固定铜网的作用,可防止加样时黏连导致铜网翻转,同时旋转第二固定旋钮可使得铜网上的样品分散均匀。采用防腐蚀涂料可避免酸性或碱性对本体的腐蚀,支撑环的外径与铜网的外径相匹配便于放置、支撑铜网。本实用新型的投射电镜样品制备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方便,具有轻便易携带、抗腐蚀、效率高、制样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的铜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板的铜网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6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