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4842.6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骥;张晟瑜;吴东;徐滔;杨爱明;杨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A61B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平台 内镜 本实用新型 放置装置 放置系统 两套结构 使用空间 插头 总线 放置架 可调节 万向轮 系统盒 支撑腿 移动 插孔 电线 整洁 转换 配置 转化 | ||
一种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针对目前内镜放置系统存在固定及移动转化难,使用时线路凌乱,且使用空间固定,不能调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一种底部带两套结构的方法,一套为万向轮,一套为支撑腿,以实现固定移动间的转换;另外在放置平台及系统盒上设置对应的插头及插孔,是电线汇集到一根总线上使使用时非常整洁干净;进一步为了合理安排各放置平台间的距离,设置为可调节的放置平台,其可以调整各放置平台之间的距离是空间得到合理的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以使内镜系统放置架使用时操作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镜系统相关辅助医疗器械,特别是针对放置各内镜系统的一种放置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微创手术的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势,近几年微创手术在国内不断推广应用,微创手术通常需要开一到数个小孔进行操作,手术时需要用到内窥镜系统解决图像显示,废液吸取、光源照射等问题。因此内窥镜系统通常包括摄像系统,图像处理系统,气腹机系统,冷光源系统、冲洗吸引泵系统,电动刨削系统,液体灌注冲洗系统,高频电刀系统等各种手术时应用的系统,各系统在不同手术时进行选择应用,各系统都设置在各自的系统控制盒内,各系统控制盒则放置在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上。
目前的内窥镜放置架上多设置固定的系统盒放置平台,底部设置万向轮供系统移动,上部设置各种显示结构固定结构,其通常其上不设置插孔,或是在放置架上设置一插排系统,所以电源线都设置在插排上。
现有的内窥镜放置架能活动但不能有效固定,放置平台数目有限且位置固定不能根据手术需要调整放置平台间的尺寸,外置插排导致存在多根电源线,存在如果一个系统问题容易找不到那个插头的问题,且多根电源线同时暴露在外面导致电源线多杂混乱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固定架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构思针对现有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简单的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存在固定效果不好,放置平台位置固定,无有效插孔或容易造成电源线混乱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
一种新型内镜系统放置装置,其包括支架主体,放置平台,底盘,万向轮;其他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设置在支架主体上,所述支架主体设置在底盘上,底盘下设置数个保证放置架位置的万向轮;所述放置平台上面设置插孔或插头,插孔或插头的位置设定可以保证系统盒平稳的设置在放置平台;对应的系统盒的盒体底部设置插头或插孔,插头或插孔与平台上的插孔或插头对应;在放置平台上直接设置插入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线多混乱的问题,使线路在内部部件整体美观度高。
进一步,对应的系统盒的盒体底部设置插头或插孔,插头或插孔与平台上的插孔或插头对应。此种设置为了与上述平台上的插孔或插头结构对应,保证上述方案的实施。
进一步,所述放置平台为一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插头或插孔结构的伸入部分及与总电源连接的电线;在放置平台上设置电线出口,出口位置为放置平台与连接支架主体接触的位置处;中空平台中空部分的设置可以保证线的布局,又可以保证可以承受系统盒的重量。
进一步,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有支架管或者全部为支架管,支架管上设置电线进入孔,所述电线进入孔与放置平台上的电线出口对应,所述电线通过放置平台上的电线出口及支架管上的电线入口进入支架管;并最后与总电源连接。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实现电线的汇集及美观度。
进一步,所述各个放置平台内的电线在支架管内汇集一起;汇集在一起可以实现单一电源控制总线路的目的,不需要过多电源。
进一步,所述电线在一根支架管中汇集,汇集电线的支架管管径较其他支架主体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电线设置的简易性及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一根支架管中汇集可以保证电路设计的简单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4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坯堆场原料堆放装置
- 下一篇:便于拆卸的卷钢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