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摆陀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1702.3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昕 |
主分类号: | A63H1/00 | 分类号: | A63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件 本实用新型 圆周运动 陀螺 独立旋转 活动安装 活动连接 教学意义 运动变化 活动件 可玩性 混沌 展示 | ||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一种双摆陀螺,包括转动件一、转动件二、手持部,所述转动件二活动安装于转动件一使活动件二可做圆周运动,所述转动件一与手持部活动连接使转动件二可做圆周运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合理、转动件一、转动件二独立旋转,其运动变化丰富,可玩性十足,且能够展示最小混沌效应,具有教学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陀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摆陀螺。
背景技术
指尖陀螺可以无聊时消遣时间解闷、磨练注意力,可以帮助缓解多动症、强迫症具有镇静效果,因其体积小、旋转时间长的物理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指尖陀螺的玩法十分简单只需要捏住轴承两端并拨动其旋转件即可让其旋转,但是传统的指尖陀螺只有一个旋转件且只做单圆周运动,过于单调,可玩性小,没有出现拥有多个旋转件的之间陀螺,没有一种可以很好地用于展示混沌效应的指尖陀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运动变化丰富,可玩性十足,且能够展示最小混沌效应,具有教学意义。
一种双摆陀螺,包括转动件一、转动件二、手持部,所述转动件二活动安装于转动件一使活动件二可做圆周运动,所述转动件一与手持部活动连接使转动件二可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一通过轴承一与手持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二通过轴承二与转动件一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一包括上支架、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一端具有对插式套孔,所述套孔内安装轴承一,所述轴承一的外圈与套孔连接,轴承一的内圈与对插式手持部连接;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的另一端具有对插式轴,所述对插式轴穿插固定轴承二的内圈,轴承二的外圈与转动件一连接。
进一步的,转动件二为金属材质的摆锤,所述摆锤的一端设有轴孔,所述轴承二安装于轴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可与笔套筒连接,所述笔套筒可套于笔头。
进一步的,所述笔套筒内部为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的圆台状腔体,以便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笔。
进一步的,所述笔套筒内部设有夹紧笔头的弹性夹件。
使用方法:两指捏住手持部上下两端,另一手指拨动转动件一使转动件一绕手持部旋转做圆周运动,转动件一带动转动件二转动,使转动件二绕轴承二做圆周运动同时也绕手持部做圆周运动,此时转动件一、转动件二均做圆周运动。根据手势调整不同角度,会出现不同的双摆效果,如果将其固定于墙面,可长时间出现双摆效果(俗称沌效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由于转动件一、转动件二各自独立做圆周运动,二者的运动方向、运动时间长短与手持角度有关,运动形式丰富,具有很好的把玩趣味,而且还可以作为教学使用,展示最小混沌效应。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昕,未经郭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1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