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门非平层开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1515.5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召军;赵亚培;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6 | 分类号: | B66B13/16;B66B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刀片 副门 平层 钢丝绳 电梯轿门 开门装置 救援 锁钩 本实用新型 逆时针转动 轿门门板 解除锁定 手动驱动 向下移动 有效解决 状态时 定轴 轿门 厅门 下端 电梯 钥匙 驱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轿门非平层开门装置,包括锁钩和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副门刀机构右刀片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延伸至轿门门板的下端。当电梯处在非平层状态时,救援人员用钥匙打开厅门后,向下拉动钢丝绳可带动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向下移动,进而驱动锁钩绕定轴逆时针转动解除锁定,再打开轿门,即可实现救援,有效解决了非平层状态下,救援人员难以直接手动驱动副门刀机构右刀片位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门非平层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乘客安全,电梯在非平层状态下,轿门由轿门锁锁紧,乘客无法从轿厢内扒门打开,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2998U、授权公告日为2016.09.2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轿门锁装置,门吊板上安装有主门刀机构,主门刀机构的右刀片上固定有副门刀机构,副门刀机构包括固定在主门刀机构的右刀片上的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连杆机构,连杆结构由两个铰连在底板上的连杆和安装在两个连杆之间的副门刀机构左刀片和副门刀机构右刀片构成,底板另一侧面上安装有锁钩,门机主板上固定有与锁钩配合的挡轴,锁钩中部穿设有垂直于底板的定轴,定轴一端固定在底板上,锁钩可绕定轴转动,锁钩下端固定有销轴,底板右侧开设有口径大于小于销轴直径的缺口,销轴可在缺口内左右上下移动,销轴穿过缺口后固定有挡轮,副门刀机构右刀片的左边缘设有向底板延伸的折边,折边与挡轮左侧滚动接触,折边向右移动即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向右移动时驱动挡轮向右上移动,使得锁钩绕定轴逆时针转动,解除锁定,当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复位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锁钩绕定轴顺时针转动从而扣在挡轴上,实现锁定。
电梯处在非平层状态下时,若乘客从轿厢内扒门,锁钩与挡轴组成机械锁,防止轿门打开,因此,需要从外侧进行救援,当救援人员从外侧救援时,用钥匙打开厅门后,需要手动使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向右或向下移动,进而驱动锁钩绕定轴逆时针转动才能解除锁定,但是,由于电梯停靠在非平层状态下,救援人员难以手动使副门刀机构右刀片移动以解除轿门锁的锁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电梯处在非平层状态下救援人员从电梯轿门外侧开门救援的电梯轿门非平层开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轿门非平层开门装置,包括锁钩和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副门刀机构右刀片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延伸至轿门门板的下端。
钢丝绳通过螺钉固定在副门刀机构右刀片上,螺钉的螺纹段上设有用于固定钢丝绳的贯通孔。
贯通孔的轴线方向与螺纹段的轴线方向垂直。
钢丝绳的底部固定在轿门门板的下端。
轿门门板外侧与钢丝绳对应位置上设有用于限制钢丝绳摆动的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包括尼龙粘块和扎带,尼龙粘块粘接在轿门门板外侧,扎带与尼龙粘块穿连并套设在钢丝绳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门非平层开门装置,包括锁钩和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副门刀机构右刀片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延伸至轿门门板的下端。当电梯处在非平层状态时,救援人员用钥匙打开厅门后,向下拉动钢丝绳可带动副门刀机构右刀片向下移动,进而驱动锁钩绕定轴逆时针转动解除锁定,再打开轿门,即可实现救援,有效解决了非平层状态下,救援人员难以直接手动驱动副门刀机构右刀片位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A;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B;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C;
图5为图2中螺钉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15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