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和线圈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1030.6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龙开银;杨剑;史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H05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31201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和线圈盘。其中,电磁炉包括线圈盘,线圈盘包括支架以及位于支架上的线圈绕组,线圈绕组包括第一环形线圈绕组和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第一环形线圈绕组设置在支架的中心区域,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在支架上围绕第一环形线圈绕组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设置多个环形线圈绕组,使得磁力线的分布更加分散,使得电磁炉的加热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和线圈盘。
背景技术
电磁炉具有加热速度快、无明火、无烟尘、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线圈盘是电磁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线圈盘通常包括:线圈支架和绕设在该线圈支架上的线圈绕组。通过线圈绕组产生交变的磁场,从而在锅具的底部形成涡电流使锅具底部发热,实现电磁加热。现有的线圈绕组通常采用多圈多层的一个圆环状的绕组方式。
然而,单一圆环状的绕组方式的加热线圈盘,线圈盘的中心同样是每一圈绕线的中心,使线圈盘的中心区域的磁场相对集中,对应的加热锅具的中心区域产生的涡电流、热量更大,导致锅具底部加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和线圈盘,通过设置多个环形线圈绕组,分散了磁力线的分布,使得电磁炉的加热更加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支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架上的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第一环形线圈绕组和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中心区域,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在所述支架上围绕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设置。
如上所述的电磁炉,通过设置多个环形线圈绕组,在利用电磁炉加热时,每个环形线圈绕组均可形成磁场区域提供加热区域,形成了多中心点的多个加热中心,使得整个线圈盘上的磁力线不会全部集中在线圈盘的中心。由于多个加热中心分别分布在线圈盘的中心区域以及外围区域,从而使得磁力线的分布更加分散,使得电磁炉的加热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上的线圈与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上的线圈相互串联且首尾两端分别引出两个引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引线端子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上和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中的一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上的线圈相互串联且首尾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子;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上的线圈相互串联且首尾两端分别引出两个引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上的线圈相互串联且首尾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子;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分别划分至不同的线圈组形成至少两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每个线圈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上的线圈相互串联且首尾两端分别引出两个引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环形线圈绕组的数目为偶数,以所述支架的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属于一个线圈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绕线槽和至少三个第二绕线槽,所述第二绕线槽的数目与所述第二环形线圈绕组的数目相同;所述第一绕线槽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中心区域且与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的形状匹配,以供所述第一环形线圈绕组绕制;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绕线槽围绕所述第一绕线槽设置且与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的形状对应匹配,以供所述至少三个第二环形线圈绕组绕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线槽的圈数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绕线槽的圈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磁条,所述磁条以所述支架的中心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1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