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70496.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1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文;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和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刘先珍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罐 冷凝室 管道连接 蒸馏塔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常压蒸馏设备 臭氧氧化池 废水收集罐 芬顿反应 调节池 输出端 光催化氧化池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达标排放 生化处理 有机废水 蒸馏设备 冷凝管 出管 污水处理 废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常压蒸馏设备,所述常压蒸馏设备包括有废水收集罐、蒸馏塔、高温收集罐和冷凝室,所述废水收集罐通过废水出管连接蒸馏塔的底部,所述蒸馏塔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高温收集罐,所述高温收集罐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内部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室的底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一收集罐和第二收集罐,所述第二收集罐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输出端与芬顿反应池连接,所述芬顿反应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氧化池连接,所述臭氧氧化池的输出端连接有光催化氧化池,通过蒸馏设备将有机废水中的COD值降低至8000以下,然后转至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最后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着近些年我国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食品工业、轻工业等的蓬勃发展,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产生量逐年提高。所谓高浓度有机废水是指COD(化学需氧量)浓度超过2000mg/L的废水,该部分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污染较重,处理难度大,吨水处理成本高等。该部分废水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理直接排放至河道或者湖泊中,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水质恶化并且产生臭味和毒性,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环境卫生带来极大的危害。
目前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技术包括两大类:1、生化处理法;2、物化处理法。物化法主要是通过采用浓缩、焚烧、高级氧化等方式去除废水的有机物,但是由于其处理方式需要添加大量的氧化剂和化学药剂,导致实际的处理成本极高,并且容易产生危险废弃物。加重企业的处理负担。
因此在治理技术上寻求突破和创新,使用经济性更高的治理技术,在治理污水的同时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收益,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常压蒸馏设备,所述常压蒸馏设备包括有废水收集罐、蒸馏塔、高温收集罐和冷凝室,所述废水收集罐的顶部设有废水进管,所述废水进管的一侧设有废水出管,所述废水收集罐通过废水出管连接蒸馏塔的底部,所述废水出管的一侧设有一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连接废水收集罐,且另一端连接废水出管,所述蒸馏塔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高温收集罐,所述高温收集罐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内部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室的底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有第一收集罐和第二收集罐,所述第二收集罐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输出端与芬顿反应池连接,所述芬顿反应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氧化池连接,所述臭氧氧化池的输出端连接有光催化氧化池,所述光催化氧化池的输出端连接有COD测定仪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管的末端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冷凝室与第一收集罐和第二收集罐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催化氧化池的底部设有废水排出口,所述废水排出口的底部通过循环管道与芬顿反应池连接,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抽提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蒸馏设备将有机废水中的COD值降低至8000以下,然后转至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最后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和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和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70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