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的智能配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6413.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9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发义;李双良;惠世超;于华杰;陈福东;唐爱军;李建;秦辉;贾文亮;王鹏;王争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 | 分类号: | H04B10/07;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感应 监测 光纤 接头 智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的智能配线系统,其技术特点是:在智能配线架的接口面板上设有多组数字标签条、指示灯、光纤法兰和电子标签模块,与光纤法兰相对应的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表面设有黑色涂层;电子标签模块安装在智能配线架底端且向前凸出一定距离,电子标签模块由电子标签芯片、红外探测装置、数据汇聚芯片连接构成,电子标签芯片用于记录其对应的接口信息,红外探测装置用于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并判断端口的状态,数据汇聚芯片将端口信息传送给网管服务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精确到监测光纤接头是否松动的配线系统,可以更加直观地管理每个端口线缆资源,更加便于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的智能配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缆配线单元(ODF)等大量端口应用于通信网络中。在促进通信快速发展的同时,光纤资源的管理却相对混乱,各个端口的状态不能直观地在光缆配线单元上进行显示,这种问题不利于通信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维护方便、节省资源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基于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的智能配线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的智能配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智能配线架、智能控制终端和网管服务器,在智能配线架的接口面板上设有多组数字标签条、指示灯、光纤法兰和电子标签模块,与光纤法兰相对应的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表面设有黑色涂层;所述电子标签模块安装在智能配线架底端且向前凸出一定距离,所述电子标签模块由电子标签芯片、红外探测装置、数据汇聚芯片连接构成,所述电子标签芯片用于记录其对应的接口信息,所述红外探测装置用于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所述数据汇聚芯片对红外探测装置发来的红外信号信息进行分析并传送到网管服务器接口,该网管服务器接口设置在智能配线架的接口面板上用于连接智能控制终端。
每组数字标签条、指示灯、光纤法兰和电子标签模块从上至下设置在接口面板上。
所述智能配线架、智能控制终端和网管服务器之间采用网线连接并传输配线架位置信息、接口信息、红外信号接收信息、指示灯状态和派工单信息。
在智能配线架接口面板的四角处设有固定螺丝孔并使用螺丝将其固定在标准通信机柜中。
所述数字标签条、指示灯、光纤法兰和电子标签模块的组数为24、48、72或9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配线架接口面板底端设有电子标签模块与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上的黑色涂层进行配合,利用黑色涂层吸收红外光线的技术,将现有的智能配线系统改造成为能够精确到监测光纤接头是否松动的配线系统,可以更加直观地管理每个端口线缆资源,更加便于维护,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线架接口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示意图;
其中,1-智能配线架、2-数字标签条、3-指示灯、4-光纤法兰、5-网管服务器接口、6-电子标签模块、7-固定螺丝孔、8-红外感应监测光纤接头、9-黑色涂层、10-连接线、11-智能控制终端、12-网管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6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