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VC初次穿刺置管下导丝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4838.1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王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悦;王燕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针 导丝 置管 针孔 本实用新型 导管固定器 穿刺置管 穿刺装置 尖刺部 留置管 导管 气胸 针柄 操作流程 顶部设置 固定导管 心理负担 一次穿刺 依次设置 穿刺 住院 发生率 穿出 穿入 双翼 并发症 成功率 皮肤 痛苦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CVC初次穿刺置管下导丝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留置管、导丝、导管和导管固定器,穿刺针插入至留置管中,穿刺针的顶部设置尖刺部,穿刺针沿底部依次设置针柄和双翼持握装置,针柄上设置针孔,导丝经针孔穿出穿刺针顶部的尖刺部,导管沿导丝的一端穿入皮肤,导管固定器固定导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CVC置管运用16G,长约7CM的穿刺针二次穿刺,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减少患者气胸等不必要的痛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减轻置管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改进CVC置管的操作流程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VC初次穿刺置管下导丝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CVC)置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生命通路,适用于临床各科解决长期输液和全胃肠外营养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在现有的技术中,CVC置管流程中,需要先用5ml注射器试穿、再次用长约7cm的穿刺针进行二次进针,仅凭置管者的记忆和经验,容易发生穿刺失败,对于置管者而言,尤其是新手会增加其心理负担和压力,以及气胸后对于CVC置管的恐惧和害怕心理。并且,CVC置管并发症中气胸发生率高达4%-6%。轻者反复拍胸片观察,重者需要胸腔闭式引流留置胸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增加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CVC初次穿刺置管下导丝穿刺装置,目的在于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CVC初次穿刺置管下导丝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留置管、导丝、导管和导管固定器,所述穿刺针插入至所述留置管中,所述穿刺针的顶部设置尖刺部,所述穿刺针的沿底部依次设置针柄和双翼持握装置,所述针柄上设置针孔,所述导丝经针孔穿出所述穿刺针顶部的尖刺部,所述导管沿所述导丝的一端穿入皮肤,所述导管固定器固定所述导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端部插入所述针柄内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制器,所述限制器可移动的连接在所述留置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的外径为16G,所述穿刺针长为5cm。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上设置预充口和回血口,所述回血口设置于所述尖刺部下方,所述预充口设置于所述双翼持握装置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可拆卸的套在所述穿刺针顶部的尖刺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面和粘合面,所述固定面包括上合页和下合页,所述上合页和所述下合页卡接,所述粘合面固定在所述下合页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合页与所述下合页上均设置定位槽,所述导管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导管的尾端连接肝素帽。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面采用圆形设计,所述粘合面沿所述固定面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粘合面至少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留置管为软管,并采用医用级材料制成,所述医用级材料为氟树脂或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CVC置管运用16G,长约7CM的穿刺针二次穿刺,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减少患者气胸等不必要的痛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减轻置管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改进CVC置管的操作流程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留置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悦;王燕,未经王悦;王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4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