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力覆膜压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1859.8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3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新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2 | 分类号: | B29C6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力 压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力覆膜压紧结构,包括承载轮,所述承载轮由驱动轮带动旋转;工件的下表面搭接在所述承载轮的表面上;工件的上表面及两边的侧表面覆盖有胶膜,胶膜的外部分别设置左压轮、上压轮及右压轮;所述左压轮通过连杆固定在左连接柱上,右压轮通过连杆固定在右连接柱上,上压轮的连杆分别与左上连接柱和右上连接柱固定,左连接柱和左上连接柱均固定在左支柱上,右连接柱和右上连接柱均固定在右支柱上;左连接柱和左压块间设置弹簧,右连接柱和右压块间设置弹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弹簧,因此,能够保证左压轮及右压轮对胶膜的压力,保证了贴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整体墙板的压条的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整体墙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墙板的表面复合一层胶膜,已到达美化的作用。现有的覆膜装置没有预压力,而压条在承载轮的带动下运动时,左右两侧不可能保证没有偏差,因此,现有的覆膜装置经常发生压紧力不够,形成“起皮”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紧力稳定的覆膜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力覆膜压紧结构,包括承载轮,所述承载轮由驱动轮带动旋转;工件的下表面搭接在所述承载轮的表面上;工件的上表面及两边的侧表面覆盖有胶膜,胶膜的外部分别设置左压轮、上压轮及右压轮;所述左压轮通过连杆固定在左连接柱上,右压轮通过连杆固定在右连接柱上,上压轮的连杆分别与左上连接柱和右上连接柱固定,左连接柱和左上连接柱均固定在左支柱上,右连接柱和右上连接柱均固定在右支柱上;左连接柱和左压块间设置弹簧,右连接柱和右压块间设置弹簧。
所述连杆穿过所述连接柱上的通孔,通孔的径向设置锁紧螺栓。
整个生产线设置多组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结构,每组压紧结构的压轮覆膜的位置不同,最终可以形成对工件的外表面的完全覆膜。
驱动轮与螺杆啮合,电机带动螺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弹簧,因此,能够保证左压轮及右压轮对胶膜的压力,保证了贴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轮1,所述承载轮1由驱动轮2带动旋转;工件3(即产品压条)的下表面搭接在所述承载轮1的表面上;工件3的上表面及两边的侧表面覆盖有胶膜4,胶膜4的外部分别设置左压轮6、上压轮5及右压轮7;所述左压轮6通过连杆固定在左连接柱8上,右压轮7通过连杆固定在右连接柱9上,上压轮5的连杆分别与左上连接柱10和右上连接柱11固定,左连接柱8和左上连接柱10均固定在左支柱13上,右连接柱9和右上连接柱11均固定在右支柱14上;左连接柱8和左压块6间设置弹簧12,右连接柱9和右压块7间设置弹簧12。
为便于调整位置及距离,所述连杆穿过所述连接柱上的通孔,通孔的径向设置锁紧螺栓。
整个生产线设置多组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结构,每组压紧结构的压轮覆膜的位置不同,最终可以形成对工件的外表面的完全覆膜。
驱动轮与螺杆啮合,电机带动螺杆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新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新世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1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