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银鲳活体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7714.0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欢;王亚军;余娜;胡佳宝;匡思雯;张曼;朱亮华;郑俊勇;李渊博;陶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银鲳活体运输装置,包括由圆柱形的包装袋和中心孔组成的环状装置主体,所述中心孔贯穿于包装袋的中央位置,可通过将中心孔穿过运输车内的固定支架将若干装置主体摞放在运输车上;所述包装袋的内部为中空的环形空腔,所述包装袋的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可用于向环形空腔内装鱼、注水和充氧,所述开口上设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的银鲳活体运输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结实耐用,既能减少鱼体损害又能增大运输数量,提高了盈利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鲳活体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市场需求,但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与环境恶化,我国野生银鲳种质资源已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因此,国内研究学者开始陆续开展银鲳的人工繁育工作。在室内人工养殖过程中发现,银鲳喜于绕圈游动,属于循游且方向一致。目前,用于银鲳的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实验采样时,往往装在氧气袋中,由于包装后底部呈方形,空间较小且会使银鲳发生碰撞,造成鱼体损伤;另一种用于大规模运输时,需要装到大型的塑料桶中,但占据的空间较大,运输数量有限。这些情况均会造成成本增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加实用且方便的银鲳运输装置,减少鱼体损害,降低成本,方便实验运输和活体产品运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能减少鱼体损害又能增大运输数量的银鲳活体运输装置。
一种银鲳活体运输装置,包括由圆柱形的包装袋和中心孔组成的环状装置主体,所述中心孔贯穿于包装袋的中央位置,可通过将中心孔穿过运输车内的固定支架将若干装置主体摞放在运输车上;所述包装袋的内部为中空的环形空腔,所述包装袋的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可用于向环形空腔内装鱼、注水和充氧,所述开口上设有密封盖。
进一步,所述包装袋是由PVC材质的外层袋和内层袋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抗撕裂、抗撞击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口径为30cm。
优选的,所述包装袋的最高高度为25cm,用于运输体重100g以上的银鲳。
优选的,所述包装袋的最高高度为20cm,用于运输体重100g以下的银鲳。
优选的,所述中心孔的直径为10cm。
优选的,所述包装袋的外直径为90cm。
优选的,所述环形空腔的环宽为40cm。可以容纳较多的银鲳,并且不影响银鲳的游动。
优选的,所述环形空腔内的注水量为环形空腔容积的3/4,可以淹没银鲳的背部,其余空间充入氧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银鲳活体运输装置结构简单,采用PVC材质,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设计成双层结构,更加结实稳固,防止鱼体在运输过程中遭受剧烈冲击,降低银鲳应激反应,减少了因鱼体受伤或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
(3)本实用新型可以形成一个个小的储存空间,易搬移和运输,并且包装袋中间的中心孔使本实用新型可挂靠固定在车内固定架上,不易移动偏离,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剧烈撞击,从而提高了银鲳的成活率,并且,包装袋可以进行摞放排列,空间利用合理,大大增加银鲳的运输量。
(4)本实用新型包装袋内的环形空腔可以满足银鲳绕圈游动的喜好,包装袋内可以预先充氧,开口封闭后氧气不逸散,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运输过程无需额外充氧,不仅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银鲳的成活率,相应地减少因银鲳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保证了盈利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7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测控信息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电气成套开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