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通信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7008.6 | 申请日: | 201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2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承芳;王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强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0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箱 蜂鸣报警器 智能处理器 通信模块 话筒 智能控制器 广播模块 智能防盗 播放语音数据 蜂鸣报警模块 实时语音信息 语音报警信息 智能防盗功能 门禁传感器 延时继电器 报警解除 蜂鸣报警 监控单元 开锁检测 开锁状态 控制广播 喇叭安装 语音数据 包监控 按钮 门开 示警 箱门 预设 感知 喇叭 传递 检测 信用 广播 通信 | ||
一种智能防盗通信箱,包监控单元包括通信模块二、智能处理器二、话筒、广播模块、蜂鸣报警器二、延时继电器和报警解除按钮;蜂鸣报警器一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喇叭安装在箱体内侧;门禁传感器用于感知箱门的门开状态;通信模块一与通信模块二连接;非正常开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非正常开锁状态;智能控制器一与智能控制器二进行通信,同时,用于控制喇叭播放语音数据、控制蜂鸣报警模块一工作;智能处理器二用于控制广播模块和蜂鸣报警器二工作;并话筒的语音数据传出;话筒用于将使用者的实时语音信息传递给智能处理器二;广播模块用于广播预设的语音报警信息;蜂鸣报警信用于进行监控单元侧的示警。该通信箱具有智能防盗功能,能提高通信箱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盗通信箱。
背景技术
通信箱用于承载通信设备,尤其是用于楼宇中的通信箱,用于用户网络的集中接入点,其安全性非常重要。现有的通信箱均不具有防盗功能,一些无权限操作者随意撬开箱体进行网络的破坏,私自更改网络接口,容易给网络用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防止通信箱的非法门开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防盗通信箱,该通信箱具有智能防盗功能,能提高通信箱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防盗通信箱,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前侧的箱门和设置于箱门的自由端上与箱体配合处的箱锁,还包括蜂鸣报警器一、喇叭、智能控制器一、门禁传感器、非正常开锁检测模块、通信模块一和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包括通信模块二、智能处理器二、话筒、广播模块、蜂鸣报警器二、延时继电器和报警解除按钮;
所述蜂鸣报警器一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用于接收智能控制器一的控制进行蜂鸣示警;
所述喇叭安装在箱体的左侧壁内侧,用于播放智能控制器一传递出的的声音数据;
所述门禁传感器安装在箱体和箱门的开合配合处,用于感知箱门的门开状态并将其发送给智能控制器一;
所述通信模块一安装在箱体内部,通过互联网与通信模块二连接,用于建立智能控制器一与智能控制器二的通讯;
所述非正常开锁检测模块安装在箱体内部,其内置有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箱体受到的冲击力和压力变化,并其转换为数字脉冲信号发送给智能控制器一;
所述智能控制器一和设置在箱体的内部,用于接收门禁传感器、非正常检测模块发出的门开状态、非正常开锁检测信号并将其通过通信模块一发送到互联网上;用于在接收到非法开锁检测信号时控制蜂鸣报警模块一进行持续报警;用于接收智能处理器二发出的实时语音信息并发送给喇叭;
智能处理器二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门开状态信号控制广播模块广播预设的语音报警信息,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数字脉冲信号控制延时继电器的动作以使蜂鸣报警器二在设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示警;用于将所接收的语音信息通过通信模块二发出;
所述话筒用于将使用者的实时语音信息传递给智能处理器二;
所述广播模块用于广播预设的语音报警信息;
所述蜂鸣报警模块二用于进行监控单元侧的示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通信箱上设置有门禁传感器、非正常开锁检测模块,能对门开状态及非正常开锁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非正常开锁检测模块,智能控制器控制蜂鸣报警模块一进行持续示警;同时,智能控制器一能将门开状态、非正常开锁状态发送给智能处理器二,智能处理器二在收到门开状态信号时控制广播模块进行预设语音信息的广播,以使监控单元侧的操作者能够得到通信箱开门状态,智能处理器二在收到非正常开锁状态信号时控制延时继电器使蜂鸣报警模块二进行一定时间的示警;同时,智能处理器二能将监控单元侧的操作者通过话筒传递出语音信息传递给智能处理器一,以便于智能处理器一控制喇叭在箱体侧进行实时语音播放。该装置能够进行智能防盗保护,能提高通信箱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强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强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7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盒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子硬件的减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