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水注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3124.0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6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庆辉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蔡阳林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活水 注氧机 增氧 水泵 密封圈 出水水流 能量消耗 水生动物 增氧方式 增氧设备 增氧效果 出液管 出液口 进气管 进液口 溶氧量 氧气泡 圆锥筒 变径 池面 池水 氧气 池塘 过量 缺氧 覆盖 流动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水注氧机,包括水泵、出液管、变径圆锥筒、进气管、进液口、出液口、支柱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把现有注氧设备的被动增氧方式变成了主动增氧即水主动吸收氧气,而且水是流动的即活水,活水溶氧量高,增氧效果好,实现了全池水的增氧;能量消耗少,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流入池塘内的含氧气泡是横向移动的,可以覆盖整个池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流速,杜绝了现有增氧设备水泵出水水流速度过快,从而就会导致水生动物出现过量运动而导致缺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活水注氧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注氧设备都是被动增氧即利用动力让氧气溶入水里,一种是用水泵把池水抽上来,然后分散抛向空中,再由水珠附带一定的氧气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池中,实现了池水面的局部增氧;另一种是在池中布置一定量的微孔管道,使用高压气泵将空气压进微孔管道中,实现全池增氧。
上述第一种增氧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只能局部增氧,(2)增氧效果差,(3)能量消耗大,(4)池水不是活水,是死水,死水溶氧量不高;上述第二种增氧设备虽然会实现全池增氧,但是能量消耗大,而且利用的是死水,死水溶氧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只能局部增氧、增氧效果差、能量消耗大、死水溶氧量低、水生动物过量运动、电机容易烧坏等不足,提供一种能全池增氧、增氧效果好、能量消耗小、活水溶氧量高、不会出现水生动物过量运动、电机不容易烧坏的活水注氧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水注氧机,包括水泵、出液管、变径圆锥筒、进气管和支柱。所述水泵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变径圆锥筒为半密封的中空结构。所述变径圆锥筒横向并通过支柱设置在所述出液管横截面的中部,且使得所述变径圆锥筒的锥角指向出液口的方向。所述变径圆锥筒远离所述出液口的那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出液管的顶部与所述变径圆锥筒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液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其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把现有注氧设备的被动增氧方式变成了主动增氧即水主动吸收氧气,而且水是流动的即活水,活水溶氧量高,增氧效果好,实现了全池水的增氧。
2、本实用新型利用伯努利原理,将外部空气吸入变径圆锥筒内,从而溶入水里,能量消耗少,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流入池塘内的气泡是横向移动的,可以覆盖整个池面。
4、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水流流速,杜绝了现有增氧设备水泵出水水流速度过快,从而就会导致水生动物出现过量运动而导致缺氧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因水流流速可调,水泵的电机不易烧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庆辉,未经姚庆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3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