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药专用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8903.1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江丽芬;李俊朋;何思金;刘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附层 定位柱 箍紧 塞帽 本实用新型 上药 外周 临床疗效 人员操作 吸附能力 装置结构 线缠绕 用药量 粘膜 粘附 缠绕 浸泡 保留 吸收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药专用塞,包括塞帽、用于浸泡并粘附药液的粘附层、以及箍紧线;所述塞帽中部设有定位柱,所述粘附层围绕所述定位柱外周缠绕若干层,所述箍紧线缠绕在所述粘附层外周并将所述粘附层箍紧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塞帽的直径大于所述粘附层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吸附能力强,利于保留药液,降低用药量;药液可全部吸收到粘附层上并转移到需治疗的粘膜处,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了医务人员操作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尖锐湿疣光动力治疗的上药专用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于尖锐湿疣的上药,多数采用注射器直接喷涂药液。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用药多,药液流动性大、易于流失,造成药液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药专用塞。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上药专用塞,包括塞帽、用于浸泡并粘附药液的粘附层、以及箍紧线;所述塞帽中部设有定位柱,所述粘附层围绕所述定位柱外周缠绕若干层,所述箍紧线缠绕在所述粘附层外周并将所述粘附层箍紧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塞帽的直径大于所述粘附层的直径。
粘附层用于吸收药液并将药液粘附到需要治疗的粘膜处,从而避免用药过多及药液流失的问题;箍紧线用于将粘附层与定位柱稳固固定在一起,定位柱用于提供支撑力以及导向作用,方便插入体内并与需治疗的粘膜处;塞帽的直径大于粘附层的直径,可避免药液涌出,使得药液充分利用。
所述定位柱的自由端朝外延伸形成凸帽,所述凸帽、所述塞帽与所述定位柱之间夹持形成凹位,所述粘附层缠绕在所述凹位内,并且粘附层的上段覆盖在所述凸帽外周。凹位及凸帽的设置,用于稳住粘附层,其实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脱离。
所述塞帽为采用软质塑料材质制成的塞帽,所述定位柱为采用软质塑料材质制成的定位柱。软质塑料材质制成的塞帽与定位柱,可避免造成伤害。
所述粘附层为棉花。棉花的吸附能力强,且常用语消毒或粘附药液进行涂抹,来源广泛,方便操作。
所述塞帽的外周壁设置有若干棱型凸起。棱型凸起可增加摩擦力,便于操作本装置。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吸附能力强,利于保留药液,降低用药量;药液可全部吸收到粘附层上并转移到需治疗的粘膜处,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了医务人员操作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塞帽;2、粘附层;3、箍紧线;4、定位柱;5、凸帽;6、棱型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2,为一种上药专用塞,包括塞帽1、用于浸泡并粘附药液的粘附层2、以及箍紧线3;塞帽1中部设有定位柱4,粘附层2围绕定位柱4外周缠绕若干层,箍紧线3缠绕在粘附层2外周并将粘附层2箍紧在定位柱4上,塞帽1的直径大于粘附层2的直径。
粘附层2用于吸收药液并将药液粘附到需要治疗的粘膜处,从而避免用药过多及药液流失的问题;箍紧线3用于将粘附层2与定位柱4稳固固定在一起,定位柱4用于提供支撑力以及导向作用,方便插入体内并与需治疗的粘膜处;塞帽1的直径大于粘附层2的直径,可避免药液涌出,使得药液充分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8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