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北斗船用气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40823.1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0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船行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1S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气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北斗船用气象器,壳体正面上部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壳体背面下方设置有北斗信号收发装置,测量柱上方设置有温度湿度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上方设置有风速气压传感器,通过创新设置的北斗信号收发装置,实现了第一时间从北斗卫星接收最准确的海洋状况预定和灾害预报等信息的功能,解决了人工测量数据不准,气象的测量误差大的问题;通过创新设置的太阳能板,达到了能够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进行收集太阳能存储在备用电源中,供紧急时刻使用的效果,解决了遇到意外难以工作的问题;通过创新设置的显示器,实现了集成显示所有数据,简洁明了的效果,解决了显示不统一的问题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北斗船用气象器。
背景技术
船舶用气象装置是舰船导航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可以测量舰船所在位置海区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多项气象要素,进而向舰船导航系统传送实时的气象参数。船舶用气象仪一旦故障,将会影响舰船的导航系统,因此必须保证船舶上的船舶用气象仪能够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目前,很多民用船舶出于成本考虑仍使用手持风速风向仪、干湿球温度计和空盒气压表等比较原始的仪表由人工来测量气象参数,费时又费力,而且数据误差大;好一些的船能够用上专门测量气象的仪器,但是这些仪器没有显示系统,往往通过在单独的测量部件管上进行显示,数据往往不能统一显示在一起;另外,遭遇风浪时,发生意外电源被切断的情况下,在抢修过程中,气象器不能使用,极其不方便。
综上,气象的测量误差大、显示不统一和遇到意外难以工作是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斗船用气象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北斗船用气象器,包括壳体和测量柱,壳体包括显示面板、控制面板和北斗信号收发装置,壳体正面上部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连接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下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备用电源,备用电源设置在壳体正面下方内侧,壳体背面下方设置有北斗信号收发装置,北斗信号收发装置焊接固定北斗信号收发箱,北斗信号收发箱设置在壳体背面下方内侧,北斗信号收发箱右侧设置有测量柱,测量柱包括风速气压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和底座,底座设置在壳体底部中心,壳体内部穿插有测量柱,测量柱上方设置有温度湿度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上方设置有风速气压传感器。
优选的,壳体背面上方铺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通过导线连接于备用电源,太阳能板的设置可以有效解决在紧急情况气象器不能使用的问题,备用电源的设置更保障了设备的运行。
优选的,北斗信号收发箱内部包括有独有的北斗RDSS模块、北斗RNSS和北斗三频点组合天线模块,北斗系统的连接可以有效保证接收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人为测量的数据的误差。
优选的,测量柱贯穿于底座内部,底座内部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并且底座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电路板,测量柱贯穿底部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强测量柱的稳定性,而且通过柱内部的导线将测量的信息经过处理传输出去,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
优选的,测量柱与太阳能板的连接设置有密封环,防止了在大风大浪天放置在露天船体的气象器受到杂质进入装置内部,影响气象测量和信号收集。
优选的,壳体焊接固定在船体上,配合底座的固定,双重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测量的正常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创新设置的北斗信号收发装置,实现了第一时间从北斗卫星接收最准确的天气预报、海洋状况预定和灾害预报等信息的功能,而且通过接收信息发出位置信号,可以通过显示器提供精准定位和船舶信息甚至行驶轨迹,达到了实时了解最新的天气情况,解决了人工测量数据不准,气象的测量误差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船行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船行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40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芯片集成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带调整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