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8000.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瑛子;牟振波;陈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邹翠 |
地址: | 85000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斑 受精卵 孵化 仔稚鱼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槽、进水管和出水槽;所述养殖槽的上端开口,所述养殖槽内设置有隔离筛网,所述隔离筛网将养殖槽分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为养殖室,另一部分为供氧室;所述供氧室内设置有氧泵和进水管,所述养殖室上方铺设有孵化筛盘;所述养殖室底部设置所述出水槽。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仔鱼尾部出膜,但头部及卵黄囊仍在卵膜内无法脱出,最后因为出膜时间过长,仔鱼大批量死亡。黑斑原鮡目前野外种群数量非常稀少,2015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将其等级评定为极危的物种,攻克黑斑原鮡的人工繁育技术任务紧迫。黑斑原鮡怀卵量极低,每一粒受精卵都非常珍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槽、进水管和出水口;所述养殖槽的上端开口,所述养殖槽内设置有隔离筛网,所述隔离筛网将养殖槽分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为养殖室,另一部分为供氧室;所述供氧室内设置有氧泵和进水管,所述养殖室上方铺设有孵化筛盘;所述养殖室底部设置所述出水口。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离筛网的四周与养殖槽无缝连接。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在隔离筛网与养殖槽壁之间填充海绵。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氧泵为2个。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水管上均布有小孔,小孔的孔径为2mm。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孵化筛盘孔径为2mm。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隔离筛网的孔径为1.5-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养殖装置整套装置既可用于受精卵孵化过程,当仔鱼出膜后把孵化网筛拿走,又成了苗种培育装置,利用率高,实用性好。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管一起形成了水流通路,保证了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养殖过程中整个养殖槽的流水环境。
2、所述隔离筛网把养殖室和供氧室分隔开,可以为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鱼提供更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时隔离筛网可以阻隔气泡进入养殖室,既可防止气泡对仔稚鱼的冲击,也可防止苗种吞入小气泡。
3、所述隔离筛网把养殖室和供氧室分隔开,并在隔离筛网与养殖槽壁之间填充海绵,可有效防止氧泵所产生的气泡上升聚焦至孵化筛盘底部,杜绝受精卵因气泡隔离、无法与水流接触而缺氧死亡这种情况的发生。
4、所述氧泵为2个,可以有效保证养殖槽的氧气供应。
5、所述进水管的水通过的2mm小孔流出,帮助营造流水环境。
6、所述孵化筛盘孔径为2mm。黑斑原鮡受精卵进入出膜阶段后,在胚体的不断运动及孵化酶的双重作用下,胚体的尾部最先破膜而出,尾部不停摆动,从而使胚体通过孵化筛盘后落入槽底。在经过筛盘时,筛盘网格的大小限制可发挥有效作用,帮助绝大部分胚体完全脱出卵膜,脱膜率达到95%以上。
7、隔离筛网的孔径设置为1.5-2mm可以在隔离气泡的同时防止苗种进入供氧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8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的合金刀头溜槽
- 下一篇:一种具有轻触开关的3D游戏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