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OD、氨氮和六价铬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2087.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二全;余刚;赵立晶;肖靖泽;寿淼钧;裴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d 六价铬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OD、氨氮和六价铬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系统和废液系统;进样系统,所述进样系统包括输送泵和定量阀;第一反应圈,所述第一反应圈将第一试剂和样品混合和送入第二反应圈;第二反应圈,所述第二反应圈连接第二试剂管道和第一反应圈;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连接第三试剂管道和第二反应圈,包括第一加热装置、电磁阀组和第二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电磁阀组的切换,使得所述第二加热装置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加热装置与检测系统之间的通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消解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OD、氨氮和六价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采用同一流路对环境样品中的COD、氨氮和六价铬进行检测。
背景技术
对样品中COD、氨氮和六价铬的检测,因检测方法不同,通常需要在一套检测装置内设置三个独立的通道分别进行检测,检测装置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装置结构复杂。另外,还有检测装置内仅设置一个通道,通过手动切换不同流路及光学系统来实现三个方法的检测,但此方法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此外,在COD、氨氮和六价铬的检测方法中,均需要用到加热,目前常采用油浴或电加热,但油浴升温较慢,操作繁琐;电加热通常采用反应管路缠绕在加热金属表面的方式,但反应液只能单面受热,消解时间较长,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消解效率高、灵敏度高的COD、氨氮和六价铬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COD、氨氮和六价铬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系统和废液系统,所述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进样系统,所述进样系统包括输送泵和定量阀,所述输送泵上设有样品管道、载流管道和至少三根试剂管道,所述定量阀包含至少6个接口,分别连接样品管道、定量环的两端、废液系统、载流管道和第一反应圈;
第一反应圈,所述第一反应圈将第一试剂和样品混合和送入第二反应圈;
第二反应圈,所述第二反应圈连接第二试剂管道和第一反应圈;
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连接第三试剂管道和第二反应圈,包括第一加热装置、电磁阀组和第二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电磁阀组的切换,使得所述第二加热装置选择性地接入第一加热装置与检测系统之间的通路上。
根据上述的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本体和开设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孔组、第二孔组;
所述第一孔组内插入加热圈,所述加热圈的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嵌有反应管线,加热圈内插有加热棒;
第二孔组,所述第二孔组内插入加热棒。
根据上述的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凹槽为螺旋凹槽。
根据上述的检测装置,可选地,不同加热圈内的反应管线串联。
根据上述的检测装置,优选地,第二加热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加热装置的结构相同。
根据上述的检测装置,可选地,所述电磁阀组设有至少四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加热装置的出口,第二加热装置的入口和出口,以及检测系统,所述至少四个接口两两相通。
根据上述的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本体和加热圈为热的良导体。
根据上述的检测装置,可选地,所述定量阀为六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加热装置、电磁阀组和第二加热装置的设置,在同一套检测装置上实现COD、氨氮和六价铬的测定,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2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轴卧式伺服专机
- 下一篇:一种润滑棒开榫头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