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溢流进水结构的调蓄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1130.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龙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5/10 | 分类号: | E03D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蓄池 溢流 进水结构 缓冲池 廊道 本实用新型 水存储 下开式 水利 污水处理厂 进水水位 进水闸门 排水流量 旋转堰门 依次相连 出水管 浮箱式 进水管 进水口 开口处 控制堰 侧壁 进水 堰门 闸门 开口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溢流进水结构的调蓄池,所述调蓄池包括依次相连的缓冲池廊道和水存储区,所述缓冲池廊道的一侧侧壁与所述水存储区相连并在相连处设置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置顶部溢流进水的水利开关;所述水利开关选自旋转堰门、下开式堰门、下开式闸门或浮箱式下游控制堰门;所述缓冲池廊道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与污水处理厂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蓄池具有溢流进水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调蓄池进水口处设置不同的水利开关,从而可以精确调节调蓄池进水水位和控制排水流量,起到调蓄池进水闸门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蓄池进水口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溢流进水结构的调蓄池。
背景技术
调蓄池是一种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装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携带有大量污染物质的雨水在径流过程中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产生径流污染。在城市排水管网中,早期建造的污水处理厂因各种原因,不能满足对现有排水管网中污水和初期雨水的处理需要,常采用在管网中建造一个或多个调蓄池的方式来缓解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
降雨时,当初期雨水流量和污水流量之和大于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量时,一部分混合污水(雨水+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剩余的污水会进入调蓄池进行存储,待晴天时再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在设计调蓄池时,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调蓄池的进水结构进行改进,从而保证能够在未接到暴雨预警时收集污染较为严重的初期雨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溢流进水结构的调蓄池,所述调蓄池包括依次相连的缓冲池廊道和水存储区,所述缓冲池廊道的一侧侧壁与所述水存储区相连并在相连处设置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置顶部溢流进水的水利开关;
所述水利开关选自旋转堰门、下开式堰门、下开式闸门或浮箱式下游控制堰门。
所述缓冲池廊道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与污水处理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存储区底部为一坡形结构,且坡度范围为0.5-2%。靠近所述缓冲池廊道的一侧的底部低于远离缓冲池廊道一侧的底部或靠近所述缓冲池廊道的一侧的底部高于远离缓冲池廊道一侧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蓄池还包括冲洗水存储区底部的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设置在水存储区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喷射器和集水区,所述集水区位于水存储区底部的最低的一侧,所述集水区的底部低于所述水存储区的最低位置;喷射器设于集水区旁,且所述喷射器所在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集水区底部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区底部为一坡形结构,且坡度范围为0.5-2%。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的底部低于远离进水管一侧的底部或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的底部高于远离进水管一侧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蓄池还包括泵坑和潜污泵,所述泵坑设于集水区底部的最低位置处,所述潜污泵设于泵坑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水利开关的前端设置自清洗水平格栅、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抓斗式格栅或浮动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池廊道还包括溢流管和水力自动闸门,所述溢流管设置在缓冲池廊道的与水存储区相对一侧的侧壁上,所述水力自动闸门设置在溢流管的进出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利开关的驱动方式可以采用电动或液动或水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所述水利开关选自旋转堰门时,所述调蓄池还包括第一溢流墙,所述第一溢流墙位于所述旋转堰门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所述水利开关选自下开式堰门时,所述调蓄池还包括闸门室,所述下开式堰门可以在闸门室内上下移动来开启和关闭下开式堰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1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