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柄换把及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0863.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9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再新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明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柄 鱼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柄换把及鱼竿,属于钓鱼用具领域。手柄换把包括握持体、第一夹头、第一变形件、第二夹头和第二变形件。握持体的内部形成两端开口的穿杆通道。第一夹头上设有第一引导面,第一夹头能够相对握持体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变形件设于第一端部,第一夹头移动能够使第一引导面与第一变形件接触,使得第一变形件向靠近穿杆通道的轴线的方向发生变形。第二夹头上设有第二引导面,第二夹头能够沿握持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变形件设于第二端部,第二夹头移动能够使第二引导面与第二变形件接触,使得第二变形件向靠近穿杆通道的轴线的方向发生变形。这种手柄换把的两端均可对杆体进行夹紧,从而使得手柄换把与杆体连接后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柄换把及鱼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鱼竿一般包括手柄换把和可伸缩的杆体,手臂安装在杆体的尾端,以供使用者握持。现有技术中,为使手柄换把能够与不同尺寸的杆体进行配合固定,手柄换把与杆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夹头,以将手柄换把与杆体锁紧,这种手柄换把与杆体连接后牢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换把,以改善手柄换把与杆体连接后牢固性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竿,以改善手柄换把与杆体连接后牢固性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柄换把,包括:
握持体,握持体的内部形成两端开口的穿杆通道,握持体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夹头,第一夹头上设有第一引导面,第一夹头活动连接于第一端部,第一夹头能够相对握持体沿握持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变形件,第一变形件设于第一端部,第一夹头相对握持体移动能够使第一引导面与第一变形件接触,使得第一变形件向靠近穿杆通道的轴线的方向发生变形;
第二夹头,第二夹头上设有第二引导面,第二夹头活动连接于第二端部,第二夹头能够相对握持体沿握持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二变形件,第二变形件设于第二端部,第二夹头相对握持体的移动能够使第二引导面与第二变形件接触,使得第二变形件向靠近穿杆通道的轴线的方向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第一夹头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夹头的内壁形成第一引导面,第一引导面为圆锥形。
进一步地,第一变形件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变形件的外壁与第一引导面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变形件的外壁包括用于与第一引导面接触的第三引导面,第三引导面为圆锥形。
进一步地,第一变形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和与第一接触部连接的第一延伸部,第一接触部用于与第一引导面接触,第一延伸部延伸至握持体内;
手柄换把还包括第一加固套,第一加固套设于第一延伸部内,第一加固套与握持体共同夹持第一延伸部。
进一步地,第二夹头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二夹头的内壁形成第二引导面,第二引导面为圆锥形。
进一步地,第二变形件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二变形件的外壁与第二引导面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变形件的外壁包括用于与第二引导面接触的第四引导面,第四引导面为圆锥形。
进一步地,第一夹头螺接于第一端部,第二夹头螺接于第二端部。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竿,包括杆体和上述的手柄换把,杆体穿设于穿杆通道内,第一变形件和第二变形件均压紧于杆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再新,未经杨再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0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