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9379.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舟四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8/00;F21V29/67;F21V29/7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梁菊兰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管 隔离管 光导照明系统 散热结构 采光器 散风管 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 散热风道 进风口 散光器 风机 通风管 呈螺旋状 散热效率 出风端 出风孔 遮雨板 散热 换风 内壁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管、设置于导光管一端的采光器、设置于导光管另一端的散光器、套设于导光管外的隔离管,所述导光管外壁面上设置散热器,所述隔离管靠近散光器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散风管,所述散风管呈螺旋状设置于隔离管内壁上,所述散风管通过通风管连接至风机出风端,所述隔离管靠近采光器端设置有出风孔,所述隔离管靠近采光器端设置有遮雨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在导光管外套隔离管以形成散热风道,利用风机换风散热,并在散热风道内导光管上设置散热器以增加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与发展收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倡导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何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耗与污染逐渐成为建筑节能技术的方向。
申请号为201620843223.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光导照明系统,包括导光管、设置在导光管一端的采光器和设置在另一端的散光器、新风外罩、旧风外罩,所述新风外罩与旧风外罩套设在导光管外壁上,所述新风外罩和旧风外罩的一端均位于室外,且侧壁设置气孔,另一端与室内连通,且新风外罩端部设置进气电动阀,旧风外罩端部设置出气电动阀,所述新风外罩内设置空气质量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进气电动阀、出气电动阀、空气质量检测器电连接;采用光导照明,节能环保,具有换气功能,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省去了装修时单独设通风口的工序,给装修带来便利。
目前,如前述光导照明系统,一般的光导照明系统在导光过程,导光管的温度可能会上升,进而影响其它与导光管外壁接触的部件,及将热量传至室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导光管温度上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包括导光管、设置于导光管一端的采光器、设置于导光管另一端的散光器、套设于导光管外的隔离管,导光管外壁面上设置散热器,隔离管靠近散光器端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有散风管,散风管呈螺旋状设置于隔离管内壁上,散风管通过通风管连接至风机出风端,隔离管靠近采光器端设置有出风孔,隔离管靠近采光器端设置有遮雨板。
进一步地,散热器为弧形散热板,散热板内弧壁面通过导热硅胶连接在导光管外壁面上。
又进一步地,散热板外弧壁面设置有散热槽。
又进一步地,散风管出风方向与隔离管散光器端端面的夹角为5-15°。
又进一步地,出风孔的直径为2-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在导光管外套隔离管以形成散热风道,利用风机换风散热,并在散热风道内导光管上设置散热器以增加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光导照明系统,包括导光管5、设置于导光管5的一端的采光器1、设置于导光管5的另一端的散光器6、套设于导光管1外的隔离管3,导光管5的外壁面上设置散热器4,隔离管3的靠近散光器端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设置有散风管9,散风管9呈螺旋状设置于隔离管3的内壁面上,散风管9通过通风管7连接至风机8的出风端,隔离管3的靠近采光器端设置有出风孔10,隔离管3的靠近采光器端设置有遮雨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舟四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舟四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9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