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级节流单循环混合冷剂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9201.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娟;方云姣;马小娟;李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百科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9/02;F25B41/04;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陆红杰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花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剂 压力调节元件 分离罐 本实用新型 热交换器 制冷系统 单循环 冷剂泵 单级 节流 热交换器入口 级间冷凝器 冷剂压缩机 顶部入口 级间分离 气相出口 气相冷剂 转动设备 装置运行 冷凝器 吸入罐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级节流单循环混合冷剂制冷系统,该系统包括有混合冷剂吸入罐、冷剂压缩机、级间冷凝器、级间分离罐、级间冷剂泵、冷凝器、冷剂分离罐、压力调节元件和热交换器,所述压力调节元件设置在所述冷剂分离罐气相出口到所述热交换器顶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调节气相冷剂的压力。本实用新型取消混合冷剂泵,改为在冷剂分离罐出口到热交换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增加一个压力调节元件,减少了装置中转动设备的数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以及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单级节流单循环混合冷剂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制冷循环制备液化天然气技术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循环:阶式循环,利用多种渐进式排列的单组分制冷剂和换热器将天然气温度降低至液化温度;膨胀制冷循环,使气体从高压膨胀至低压来相应的降低温度;多组分制冷循环,利用多组分制冷剂和专业设计的换热器液化天然气。
传统的单级节流混合冷剂制冷工艺属于多组分制冷循环的一种(参见图1),将混合制冷剂压缩后冷却分离,气相冷剂与液相冷剂在换热器入口处混合后一起进入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底部采用一台J-T阀降压节流后返回其底部,从热交换器顶部出来的混合冷剂全部变为气相返回冷剂压缩机入口冷剂吸入罐。
传统的单级节流混合冷剂制冷工艺中二段压缩后的液相冷剂采用多级离心泵将冷剂送入热交换器顶部。多级离心冷剂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冷剂泵的使用增加了装置中转动设备的数量,增加了投资;
2.由于混合冷剂的饱和蒸汽压较低,若采用卧式多级离心泵,需要冷剂分离罐抬高较多,很大程度增加了土建费用;若采用立式多级离心泵,则离心泵轴承较细,且轴承长度较长,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振动而损坏泵的机械密封,给装置的生产和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级节流单循环混合冷剂制冷系统,它成本低,运行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单级节流单循环混合冷剂制冷系统,包括有:
混合冷剂吸入罐,设置在冷剂压缩机一级入口前,用于混合冷剂缓冲;
冷剂压缩机,用于压缩混合冷剂;
级间冷凝器,用于冷却冷剂压缩机一级出口的混合冷剂;
级间分离罐,用于分离级间冷凝器出口的混合冷剂中的气液两相;
级间冷剂泵,用于提升级间分离罐分离出的液相冷剂的压力;
冷凝器,用于冷却冷剂压缩机二级出口的混合冷剂;
冷剂分离罐,用于分离冷凝器出口的混合冷剂中的气液两相;
热交换器,用于气相冷剂和液相冷剂混合并与气态原料换热;
压力调节元件,设置在冷剂分离罐出口到热交换器顶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调节气相冷剂的压力。
所述压力调节元件可以选择常温J-T阀。压力调节元件的压力降应大于等于冷剂分离罐出口的液相冷剂经过换热器的阻力降以及液相冷剂进入热交换器顶部要克服的高度差的总和。
所述气态原料为天然气。
较佳的,冷剂分离罐和热交换器之间还设置有低压重烃换热器和高压重烃换热器,所述高压重烃换热器同时还与重烃分离罐底部出口连接,用于回收热交换器中部冷凝分离出的重组分的冷量。
所述热交换器可以选用板翅式铝制热交换器或绕管式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百科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百科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9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