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农林生物质多联产制备油、气和炭基包膜肥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7166.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6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惠;巴玉鑫;肖磊;刘春亚;牛明杰;杨永毅;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源农炭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C01B32/05;C10B53/02;C10B47/30;F22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燃锅炉 化学肥料 蓄热式辐射管 破碎装置 熄焦系统 混料机 热解炉 旋转床 油气 本实用新型 滚筒造粒机 农林生物质 包膜肥 多联产 炭基 制备 废弃生物质 包膜材料 保水保肥 营养物质 生物炭 粘结剂 包膜 缓释 农林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农林生物质多联产制备油、气和炭基包膜肥的系统,主要包括:蓄热式辐射管旋转床热解炉、油气直燃锅炉、熄焦系统、第一破碎装置、混料机和滚筒造粒机,其中,油气直燃锅炉与所述蓄热式辐射管旋转床热解炉连接;熄焦系统分别与所述蓄热式辐射管旋转床热解炉和所述油气直燃锅炉相连;第一破碎装置与所述熄焦系统相连;所述混料机与所述第一破碎装置相连;滚筒造粒机分别与所述混料机和所述油气直燃锅炉相连。本实用新型回收了农林废弃生物质中的能量,并且将生物炭粉与粘结剂作为包膜材料,对化学肥料进行包膜,既实现了化学肥料中营养物质的缓释效果,又实现了保水保肥的效果,提高了化学肥料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资源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农林生物质多联产制备油、气和炭基包膜肥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农业的肥料中主要分为化肥和有机肥,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作物的耕作也越来越简单化,越来越机械化,由于化肥是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生产潜力降低、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酸化加剧、pH变化太大等问题。而有机肥中,多为农家肥,虽然具有许多优点,却存在不便运输和施肥等缺陷。目前,农业已进入现代化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的农资产品来装备现代农业。我国是农业大国,增施肥料是保证粮食增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的环节。目前市场上的传统化学肥料所含营养元素较少,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且价格较高,增产效果不明显,此外还存在肥料利用率低、施加量过多等问题。
生物炭是生物残体在缺氧或低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产生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物质,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其中含碳量高达80%以上;从微观结构上来说,生物炭多由紧密堆积、高度扭曲的芳香环片层组成,孔结构发达,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富含羧基、酚羟基、羰基、内酯基、酸酐等官能团,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同时生物炭的制备原料非常广泛,成本较低,有利于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表明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可提高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和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达到增加作物产量和生物量的效果。此外,若生物炭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作物的产量提高将会更加明显,还能有效减少化肥需用量。在生物炭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副产大量的生物油和可燃气类的能源产品。近年来,生物质热裂解来制备生物质燃料技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该方法能够将生物质高效转化为易储存、能量密度高的生物油、可燃气(发电)以及生物质炭。但现有技术中涉及到的生物炭基肥料联产,仅仅是生物炭的生产,没有对生物炭进行进一步加工成真正可以使用的农用肥料,且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农林生物质多联产制备油、气和炭基包膜肥的系统,将农林生物质热解产生的油气,通过直燃产蒸汽,一部分进行发电,另一部分用于肥料造粒,回收了农林废弃生物质中的能量;同时将热解产生的热解炭与化肥进行结合生产炭基包膜肥,既实现了农林生物质的秸秆还田,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此外,将生物炭粉与粘结剂作为包膜材料,对化学肥料进行包膜,利用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既实现了化学肥料中营养物质的缓释效果,又实现了保水保肥的效果,提高了化学肥料的利用率。
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源农炭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源农炭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7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植砖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引信的预收口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