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粮库LED灯杀虫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3898.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创卓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4;G06M1/27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击装置 传感器 传感器壳体 圆筒状 安装盖 集虫杯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壳 电源装置 杀虫 害虫 体内 诱捕 传感器技术 圆筒状壳体 表面设置 电性连接 电击 上端 壳体 拆卸 杀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粮库LED灯杀虫传感器,涉及传感器技术,包括传感器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下方的集虫杯,其特征在于,传感器壳体上方可拆卸的设置有安装盖,安装盖表面设置有开关、安装盖内设有电源装置,传感器壳体为圆筒状壳体,传感器壳体内套设有圆筒状电击装置,传感器壳体和圆筒状电击装置之间存在间隙,圆筒状电击装置内设置有LED灯,圆筒状电击装置和LED灯上端均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在传感器壳体内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位于电击装置和集虫杯中间,本实用新型利用LED灯诱捕害虫进入传感器,再通过电击的方式杀死害虫,落入集虫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具体是一种粮库LED灯杀虫传感器。
背景技术
测虫传感器在农业生产及贮藏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目的是不仅仅是检测所在区域内害虫的数量而对粮食做防护工作,而且在检测的同时对检测到的害虫进行消灭。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征,目前在生产中通常是利用灯光对害虫进行诱捕,然后通过触击高压电网使其死亡,经过重量称取计算出害虫的大概数量。在粮食贮藏中通常采用的是杆状传感器,插进粮堆当中利用幼虫爱钻孔的习性,对害虫进行诱捕和检测。
粮库中贮藏的虫害信息检测的技术方案有很多种类,但是通常小型粮仓只设置有1个传感器,中型粮仓则设置有2—3个传感器,大型粮仓设置有5个传感器,而捕获方式也主要是被动的等待害虫爬入,其效果低下,同时现在虫传感器内都是活的害虫,可能会从捕获孔逃出,也会影响检测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在粮库中的虫传感器工作效率较低、害虫可逃离捕虫传感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粮库LED灯杀虫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粮库LED灯杀虫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设置在壳体下方的集虫杯和传感器壳体上方可拆卸的设置有安装盖,安装盖表面设置有开关、安装盖内设有电源装置,传感器壳体为圆筒状壳体,传感器壳体内套设有圆筒状电击装置,传感器壳体和圆筒状电击装置之间存在间隙,圆筒状电击装置内设置有LED灯,圆筒状电击装置和LED灯上端均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在传感器壳体内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位于电击装置和集虫杯中间。
具体地,所述安装盖与传感器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击装置,由高频振荡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和高压电击网DW三部分组成,所述高压电击网由金属丝纵横交错排列形成的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可以使LED灯光照无遮蔽
通电后,电击装置中的高频振荡器得电工作,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经过加倍装置将电流增加,使电网上形成高压电路,两高压电网之间形成电场有较强的吸附力,当害虫接近电网时,能将它们吸入电网间,同时造成短路电流将其电毙。
具体地,传感器壳体上与圆筒状电击装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通孔。
具体地,传感器壳体和圆筒状电击装置之间相距2~5mm。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壳体表面分布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为1~2.5mm。保证作物不会掉进通孔,害虫可以进入分大小之内。
具体地,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感应检测落入集虫杯内的害虫数量,并可以通过检测,当害虫达到一定数量时,通知清空集虫杯,减少通过人为随时检查、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害虫不仅有钻孔的习性而且也有向光性,在捕虫传感器中加入LED灯,可以增加诱捕的害虫的数量,进一步减少虫害对粮库中作物贮藏的破坏。
2.不同发害虫的吸光性不同,根据粮库贮藏的不同的作物,选择不同颜色、波长的LED灯,对诱捕害虫效果更好,而且本新型使用的是蓄电池,不仅可以增加电池的使用时间而且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创卓仓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创卓仓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3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