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池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1082.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谷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奥通米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路板 漏液检测板 引线槽 漏液 检测器 相对设置 智能电池 负极引出片 正极引出片 出线口 电池槽 体内 本实用新型 串联极片 电池漏液 检测信号 电连接 检测槽 智能锁 主控板 盒体 电池 智能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池盒,其包括:盒体、安装于盒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正极引出片、负极引出片及若干串联极片。盒体内设有出线口、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若干电池槽、以及若干漏液检测板,出线口与控制电路板相对设置,第一引线槽与正极引出片相对设置,第二引线槽与负极引出片相对设置,每两块漏液检测板为一组对应位于电池槽内,漏液检测板之间形成一检测槽。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若干漏液检测器,漏液检测器与漏液检测板电连接。该智能电池盒在电池漏液时可以通过漏液检测器及时检测,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板传给主控板使户主得知情况,可及时更换发生漏液的电池,保证智能锁的正常运行,安全性高且智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池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锁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中要用到一些电子配件,为了保证电子配件的正常运转,智能锁的电池盒上要安装电池对这些电子配件进行供电,保证智能锁的整体运行。电池在使用中,随着时间的加长,电池经常会出现漏液现象,出现漏液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进行更换电池会影响智能锁的正常运行,安全性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智能锁的电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及时监测漏液情况、安全性高的智能电池盒。
一种智能电池盒,包括:盒体、安装于所述盒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正极引出片、负极引出片及若干串联极片;所述盒体内设有出线口、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若干电池槽、以及若干漏液检测板,所述出线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引线槽与所述正极引出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引线槽与所述负极引出片相对设置,每两块所述漏液检测板为一组对应位于所述电池槽内,所述漏液检测板之间形成一检测槽;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若干漏液检测器,所述漏液检测器与所述漏液检测板电连接。
上述智能电池盒,包括盒体、安装于盒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正极引出片、负极引出片及若干串联极片,使用时,控制电路板、正极引出片、负极引出片通过导线与外接部件连接。通过漏液检测板、漏液检测器形成一个检测回路,当电池不发生漏液时,位于一个电池槽内的两块漏液检测板之间形成检测槽,相当于电阻无限大,回路不导通,漏液检测器不动作。当电池漏液时,漏液流到检测槽内,使漏液检测板导通,漏液检测器工作,并将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板传给主控板使户主得知情况,户主可以及时更换发生漏液的电池,保证智能锁的正常运行,安全性高且智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盒体上的盒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上设有一支撑座及若干安装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盒盖连接,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盒体的外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盖上设有二枢接臂,所述枢接臂与所述支撑座枢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引出片上设有一正极接触点,所述负极引出片上设一弹簧,所述串联极片上设有一正极接触点及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电池槽内的所述正极接触点与所述弹簧一一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盒体同一侧的所述正极接触点、弹簧依次交错间隔排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有若干电压监测器,所述电压监测器与所述正极接触点、弹簧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槽的数量为四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接触点、弹簧的数量为均为四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智能电池盒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电池盒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奥通米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奥通米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1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