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洗鼻器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7963.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崔鑫龙;曾华;胡博;武佳欣;许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鑫龙 |
主分类号: | A61H35/04 | 分类号: | A61H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10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鼻 多孔纤维 喷头 外层纤维 水柱 前端面 本实用新型 内层纤维 喷头手柄 洗鼻器 清洗 鼻粘膜刺激 鼻腔黏膜 环形分布 环形均布 雾化药物 锥形结构 出液孔 多孔化 吸鼻器 纤维管 纤维束 鼻腔 鼻甲 多向 减小 雾化 送入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洗鼻器喷头,包括喷头手柄和喷头鼻托,喷头鼻托设在喷头手柄的前端,喷头鼻托的前端面设有多孔纤维束,多孔纤维束呈环形均布在喷头鼻托的前端面,多孔纤维束设有出液孔;所述喷头鼻托为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形结构;多孔纤维束包括外层纤维管和内层纤维管,外层纤维管和内层纤维管均呈环形分布在喷头鼻托的前端面,外层纤维管环绕在内层纤维管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吸鼻器喷头,通过科学排列的多孔化纤维束,在雾化时,可将雾化药物充分送入鼻腔,减少药物浪费;在清洗时,可令单一单向水柱变为多束多向水柱,在减小水柱对鼻粘膜刺激的同时,增加与鼻腔黏膜的接触面积,使上中下三鼻甲都能得到充分的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通过雾化、清洗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洗鼻器喷头。
背景技术
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患者常需雾化治疗,某些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下的因鼻腔内残可吸入微粒较多而引起鼻腔病变的患者常需清洗鼻腔。呼吸系统疾病常需较长的治疗周期和预防性治疗。
现常用的雾化装置一般有面罩型雾化器和口含型雾化器。使用时,雾化的气柱先逸散在面罩内或口含嘴内。其缺点为:1、治疗效果较差,不能直接使药物到达病灶。2、造成药物的浪费,导致药物疗效的降低,延长治疗周期。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洗鼻装置有重力式洗鼻器和压力式洗鼻器,但其洗鼻头大小不一,且均为单一开口。其缺点为:1、清洗过程中单一的较大的水柱对鼻腔黏膜会造成较大的冲击,造成鼻粘膜的损伤。2、单一开口造成水柱不能全面到达上中下三个鼻道,不能完全清洗鼻腔内残存的有害物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洗鼻器喷头,该装置结构科学、设计新颖,使用时水柱分散,可充分的使鼻腔得到清洗,使雾化药物直达鼻腔,便于吸入,减少药物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洗鼻器喷头,包括喷头手柄和喷头鼻托,喷头鼻托设在喷头手柄的前端,喷头鼻托的前端面设有多孔纤维束,多孔纤维束呈环形均布在喷头鼻托的前端面,多孔纤维束设有出液孔;所述喷头鼻托为前端小、后端大的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多孔纤维束包括外层纤维管和内层纤维管,外层纤维管和内层纤维管均呈环形分布在喷头鼻托的前端面,外层纤维管环绕在内层纤维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外层纤维管靠近外侧的侧壁设有侧出液孔,内层纤维管的顶部设有顶部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外层纤维管的顶部设有弧形端头。
优选的,所述外层纤维管的长度大于内层纤维管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喷头手柄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喷头手柄的前端设有外螺纹,喷头鼻托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喷头手柄和喷头鼻托螺旋卡扣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喷头手柄的外壁为握拳式仿生结构,喷头手柄为硬质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喷头鼻托和多孔纤维束为一体成型结构,多孔纤维束为医用PVC材质。
优选的,所述多孔纤维束的纤维管直径为0.5mm-1.5mm。
优选的,所述多孔纤维束纤维管长度为10mm-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手握式仿生设计的手柄,便于使用,可有效减少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疲劳感;
2、通过采用螺旋卡扣的连接方式将洗鼻器喷头手柄与喷头鼻托相连,便于拆卸喷头,易于使用后对该仪器和洗鼻喷头的清洗和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鑫龙,未经崔鑫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7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