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曝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5845.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7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C02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曝气管 旋转曝气装置 曝气 气体反作用力 曝气干管 曝气支管 新型曝气 接插口 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 生物预处理 生物填料 自动旋转 有效流 水处理 开孔 两边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干管,与曝气干管连接的若干根曝气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曝气支管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口,用于连接一组旋转曝气装置;所述旋转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插口两边的第一穿孔曝气管和第二穿孔曝气管,所述第一穿孔曝气管和第二穿孔曝气管的开孔分别朝向两侧,使得所述旋转曝气装置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推动穿孔曝气管形成自动旋转。该系统主要应用在水处理生物预处理过程中,通过在池底布置旋转曝气管,利用单侧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推动曝气管旋转,扩大了曝气面积,即可保证生物填料的有效流化,又可避免池底部产生积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曝气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在水处理生物预处理过程中,通过在池底布置旋转曝气管,利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推动曝气管旋转,扩大了曝气面积,既可保证生物填料的有效流化,又可避免池底部产生积泥。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水厂中常见的处理构筑物之一,它通过生物作用加强了对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因此是给水预处理工艺中广泛使用的处理构筑物。为了提高生物处理效果,常在池中投加生物填料,并适当曝气。生物填料主要由载体和生物膜组成,由于外部条件不断变化,生物填料的活性也会随之变化。为了保证生物填料的稳定性,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通常设曝气系统。曝气系统除充氧作用外,还起到流化生物填料的作用。传统的曝气系统为池底布置穿孔曝气管,这种固定式的曝气管间距较大,容易出现曝气盲区,使生物填料通在水面漂浮或在池底沉积,变为“死球”降低生物膜活性,进而降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处理效果。另外,曝气管之间的曝气盲区也容易产生池底积泥,时间久了底泥产生板结,不利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正常运行。因此,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传统的穿孔曝气管采用双侧开孔并固定在池底,单侧曝气产生的水平推力被另一侧曝气产生的水平推力抵消,并未有效做功,造成能量浪费。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动力做有用功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曝气系统,通过特定的曝气管开孔方法,可充分利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驱动曝气管自动旋转,保证生物填料的有效流化,同时避免池底部产生积泥。该曝气系统适合各种使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新建或改造项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干管,与曝气干管连接的若干根曝气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曝气支管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口,用于连接一组旋转曝气装置;所述旋转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插口两边的第一穿孔曝气管和第二穿孔曝气管,所述第一穿孔曝气管和第二穿孔曝气管的开孔分别朝向两侧,使得所述旋转曝气装置在曝气时产生的气体反作用力推动穿孔曝气管形成自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曝气装置包括一旋转三通,所述旋转三通的中间端开孔朝上,通过轴承与曝气支管连接,所述旋转三通的一端与第一穿孔曝气管连接,所述旋转三通的另一端与第二穿孔曝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曝气管开孔直径为4~5毫米,开孔方向为水平方向向下呈 30~45度。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干管管径为DN,DN取值为150mm至200mm,曝气支管管径为40mm至5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曝气管和第二穿孔曝气管的管内气体设计流速5m/s~10m/s。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采用耐腐蚀耐摩擦材质,优选为不锈钢或高温陶瓷。
进一步地,第一穿孔曝气管的开孔位置为L1=2a(X-1)+a,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曝气孔,L1为该曝气孔至中心距离,a为曝气孔的开孔间距,通常取值5厘米至20厘米;第二穿孔曝气管的开孔位置为L2=2aX,,其中X代表中央至外端第X个曝气孔,L2为该曝气孔至中心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5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化治理河道的设备
- 下一篇:印染废水处理用的生物曝气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