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不等边钻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9934.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楼俊劭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飞达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隋勤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等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不等边钻,包括钻杆和设置于钻杆前端的工作段(2),所述工作段的上开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排屑槽的槽型为L形状,在工作段的前端设置有钻头,钻头的头部夹角为105度,钻杆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不等边钻,其采用自用研发的合金,能够实现多种工作环境下工作;螺纹和排屑槽的改变,能使使用者更方便的操作,外表面的处理更加环保;将原来的两段材料组合而成的钻身改良成一体钻身,增加了钻身的抗打击能力,从而增加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不等边钻。
背景技术
钻头是钻孔及扩孔的常用刀具,钻头在钻孔时,主要通过刀头顶端对工件进行切削,通过排屑槽将碎屑排出,如果碎屑不能很顺畅的排出,则会导致钻的孔内壁出现划痕,甚至导致工件成为废品,钻头设计时,排屑槽的形状和结构将直接影响其排屑的速度和排泄的效果。钻头尖端刀头的形状和结构也决定了钻头定位与削切的速度。
现有的钻头,一般存在以下缺点:由两段材料结合而成,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材料断裂;槽型原始,不利于排泄;焊接处理不过关,会使硬质合金掉落;硬质合金外形对于打孔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万用钻,其通过改变钻身槽型,使其更加轻松的排泄,同时将原来的两段材料组合而成的钻身改良成一体钻身,增加了钻身的抗打击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快速不等边钻,包括钻杆和设置于所述钻杆前端的工作段,所述工作段的上开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槽型为L形状,在所述工作段的前端设置有钻头,所述钻杆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头的头部夹角为105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的截面为六边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的截面为等边六边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头为倒V型结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钻杆一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改变硬质合金形状,使其在使用过程当中能更加快速,方便,省力。
(2)改变螺纹形状,使其更加轻松的排泄,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加省力。
(3)增加了硬质合金与钻杆的焊接牢度,能够更加的耐用
(4)将原来的两段材料组合而成的钻身改良成一体钻身,增加了钻身的抗打击能力,从而增加寿命。
(5)外表面处理由原先的镀锌到现在的抛丸处理,更加环保。
(6)尾部六角形,钻枪夹得不会出现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不等边钻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不等边钻的钻头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不等边钻的钻头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快速不等边钻的B-B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不等边钻的连接部的示意图。
其中:1-钻杆,2-工作段,3-连接部,4-排屑槽,5-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飞达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舟山飞达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9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推板自装卸环卫车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质雷达的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