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单筒望远镜的背式携带装载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9912.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丽;李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昆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16 | 分类号: | G02B23/16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张玉;谢乔良 |
地址: | 650114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望远镜 携带 装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筒望远镜的背式携带装载筒,包括外筒体、内筒体、支撑脚、支撑臂、肩部竖直背带,所述的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有防震缓冲层,所述的支撑脚活动连接于外筒体下部的侧面,用于支撑外筒体,所述的支撑脚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呈三角支架样式设置,所述的支撑臂分别活动连接于外筒体上部的两侧,所述的支撑臂的端部连接有U形支撑手,所述的肩部竖直背带的两端分别与外筒体的上部、下部固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筒望远镜的背式携带装载筒。
背景技术
单筒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单筒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用于天文观测的单筒望远镜,其体积通常较大,携带上比较不方便,而且在野外条件使用时,还需要携带支架,非常的麻烦。
为此,研发一种用于单筒望远镜,便于携带单筒望远镜,具有支撑功能的携带装载筒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单筒望远镜的背式携带装载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筒体、内筒体、支撑脚、支撑臂、肩部竖直背带,所述的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且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有防震缓冲层,所述的支撑脚活动连接于外筒体下部的侧面,用于支撑外筒体,所述的支撑脚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呈三角支架样式设置,所述的支撑臂分别活动连接于外筒体上部的两侧,所述的支撑臂的端部连接有U形支撑手,所述的肩部竖直背带的两端分别与外筒体的上部、下部固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收纳装载单筒望远镜的功能,而且可以起到支撑单筒望远镜使用的作用,从而不需要另外携带支架,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同时,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设有防震缓冲层,在人体背着过程中,单筒望远镜带动内筒体晃动产生的位移经防震缓冲层缓冲,从而起到防震的作用,单筒望远镜凹槽座进一步提升装载单筒望远镜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自动升降装载在内筒体内的单筒望远镜的功能,便于将取放单筒望远镜,尤其适用于较大型的单筒望远镜的装载;腰部水平紧固带进一步提升携带时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脚支撑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支撑臂扳起支撑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升降板带动单筒望远镜升起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体,2-内筒体,3-支撑脚,4-支撑臂,5-肩部竖直背带,6-U形支撑手,7-支撑脚锁紧螺栓孔,8-支撑臂锁紧螺栓孔,9-升降机构驱动装置,10-控制箱,11-升降机构,12-升降板,13-单筒望远镜凹槽座,14-单筒望远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筒体1、内筒体2、支撑脚3、支撑臂4、肩部竖直背带5,所述的内筒体2设置于外筒体1内,且内筒体2与外筒体1之间设有防震缓冲层,所述的支撑脚3活动连接于外筒体1下部的侧面,用于支撑外筒体1,所述的支撑脚3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呈三角支架样式设置,所述的支撑臂4分别活动连接于外筒体1上部的两侧,所述的支撑臂4的端部连接有U形支撑手6,所述的肩部竖直背带5的两端分别与外筒体1的上部、下部固结。
所述的支撑脚3、支撑臂4均设有能够调节长度的套管式伸缩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昆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昆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99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螺杆输送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