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9370.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1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26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渗析系统 预处理系统 排出 蒸发结晶系统 冷凝系统 零排放装置 水循环动力 反渗透 净水 废水 反渗透浓水处理 预处理 本实用新型 离子处理 设备运行 装置操作 易维护 节能 排放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其包括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电渗析系统(2),用于对该预处理系统排出的水进行去离子处理;该电渗析系统(2)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所排出的废水被送至蒸发结晶系统(4);该蒸发结晶系统(4)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该预处理系统(1)和电渗析系统(2)之间设置有水循环动力系统(5);预处理系统(1)、所述电渗析系统(2)、所述蒸发结晶系统(4)、所述冷凝系统(3)、所述水循环动力系统(5)通过管路相互连接。本装置操作简便,节能、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设备运行操作简单,易维护,实现了反渗透浓水处理的“零”排放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纯水处理的方法很多,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ED工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特别是反渗透系统应用的尤其广泛,其优点主要是能耗少,污染少,便于操作和维护,对运行环境要求不高等,然而反渗透系统的水利用率一般只有50%~70%,且期间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反渗浓水,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水的利用率较低和大量高浓度反渗透浓水的处理问题成为了反渗透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高浓度反渗浓水的处理问题且提高水利用率的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电渗析系统,用于对预处理系统排出的水进行去离子处理;电渗析系统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所排出的废水被送至蒸发结晶系统;蒸发结晶系统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预处理系统和电渗析系统之间设置有水循环动力系统;预处理系统、电渗析系统、蒸发结晶系统、冷凝系统、水循环动力系统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渗透零排放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实现了反渗透浓水零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且其过程中产生的净水能二次利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设备采用倒极电渗析系统。
采用倒极电渗析系统可以有效低避免电渗析过程中由于浓差极化引起的设备结垢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蒸发结晶系统采用间接热源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间接热源为蒸汽。
采用蒸汽等间接热源对蒸发结晶系统进行加热可使得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效果较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蒸发管路出口位置设有疏水器。
疏水器可以自动识别汽、水,从而达到自动阻汽排水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蒸汽的热量利用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预处理系统设置有对废水进行絮凝、杀菌等处理的加药装置。
为了提高系统后续浓水处理效率及质量,在反渗透浓水进行电渗析前需进行絮凝、软化等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凝系统排出的净水流经活性炭装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净水水质,在冷凝系统的出水口位置设置有活性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冷凝系统排出的净水流经污染指数检测装置;
通过在冷凝系统出水口位置设置污染指数检测装置,可对反渗透零排放装置水质进行实时检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9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